第213章 奏(1 / 2)
陈敏那番话语,在林墨紧绷的心弦上拨动了一下,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知道得太多,想做的也太多了。以他的出身和能力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他原本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悄然发生了改变。
他不再将二分厂的设计任务全然扛在自己肩上。第二天的上午,他拿着与张维翰教授反复推敲确定的设计框架,找到了设计科陈科长。
“科长,这是关于二分厂‘柔性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生产线的初步规划框架,我和水木的张教授已经基本论证过了。”
林墨将一叠整理清晰的资料放在陈科长桌上,语气平和而尊重,“具体的车间布局细化、管线综合设计,我觉得可以交给科里新来的几位同志练练手,他们在学校底子都不错,需要实际项目来磨砺。”
“我负责总体把控和技术难点支援,您看如何?”
陈科长推了推老花镜,有些意外地看了看林墨。他原以为这个年轻气盛的副科长会大包大揽,没想到竟主动提出分派任务。他仔细翻阅了框架方案,条理清晰,考虑周全,确实已搭好了坚实的骨架。
“嗯……框架思路很清晰,没问题。”陈科长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小林啊,你能这么想很好。带队伍就是要这样,既要敢于放手,又要懂得兜底。那就按你说的办,让小赵他们几个试试,你多费心盯着点。”
“应该的。”林墨微微一笑,感觉肩上的担子似乎轻了一分。
于是,设计科的办公室里,时常能看到林墨站在年轻技术员的图板前,俯身指点,语气耐心。
“这里,物流通道转角半径再考虑一下大型板材运输车的转弯需求,预留富余量。”
“那个设备基础预埋件的位置,一定要反复核对设备厂家的最终图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他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化作了具体的指导,看着年轻同事从生涩到熟练,心中竟也生出一种不同于独自完成任务的满足感。
翻阅那些苏作木工典籍的时间,也不再像之前那样争分夺秒,带着一种“必须立刻学会”的紧迫感。
他会在午后暖阳下,泡一杯清茶,慢慢品味书中的精妙线条,有时还会拿着书,走到厂里的老木工车间,指着书上的图样,跟老师傅们闲聊。
“李师傅,您看这苏作的夹头榫,这透榫的长度和咱们京作的习惯有点不同,您觉得在实际用起来,哪种更吃劲儿?”
李师傅放下手里的刨子,凑过来眯眼看看,咂摸咂摸嘴:“嘿,你小子看的书挺偏门啊!苏作这个……看着是秀气,但对木头料性要求高,咱们北方的木头性子烈,照搬可能不行,得变通……”
一老一少,对着书本和实物,常常能讨论上小半天。林墨发现,这些看似“闲聊”的交流,往往比独自苦读更能触及技艺的精髓与变通之道。
甚至去水木大学处理保密项目时,他与钱研究员的互动也发生了变化。他不再仅仅是沉默地接收任务、交付结果,而是在钱研究员到来时,主动拿出自己在【虚实建造场】中推演的过程记录和思路草图。
“钱研究员,关于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的层间应力分散,我尝试了几种不同的叠层顺序和界面处理方式,这是模拟的数据对比。我觉得第三种方案虽然初期工艺复杂,但长期稳定性可能更具优势,您看这个峰值应力的衰减曲线……”
钱研究员惊讶地看着林墨条理清晰的陈述和那些虽然简略却直指核心的草图,眼中赞赏更浓。两人的讨论更加深入,更像是一种合作探索,而不仅仅是单向的任务交付。
与陈敏的交流,自然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依然会为了一个抽屉滑轨的隐藏设计或者一个扶手弧度的毫米之差反复推敲,但话题也会在不经意间滑向更广阔的领域。
一次下班后,两人走在厂区外栽着梧桐树的小道上,陈敏说起自己小时候学画的趣事,林墨也难得地提起了母亲程秀英在四合院里张罗年夜饭的温馨。
“有时候觉得,设计家具就像经营一个家,”陈敏若有所思,“既要考虑大局的格局,也要照顾到每个角落的舒适。”
“是啊,”林墨表示赞同,“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核心都是‘人’,让人感到安心、舒适,才是好的设计。”
微风拂过,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两人之间的气氛,少了几分工作时的严谨,多了几分朋友间的闲适与共鸣。
周末,当林墨再次出现在水木大学藏书阁,协助梁思成先生处理微缩模型时,梁先生敏锐地察觉到了他身上的变化。
“林墨啊,最近似乎从容了些?”梁先生放下手中的放大镜,温和地打量着正在给一个斗拱模型做最后修整的林墨。
林墨停下手,笑了笑:“让先生看出来了。前阵子确实有些着急,最近……试着放慢了点脚步。”
梁先生颔首,眼中流露出欣慰:“忙而不乱,张弛有度,这是好事。工匠穷尽一生,追求的是技艺的极致,而匠师……”
他顿了顿看着林墨,“看的不仅是手上的活,更是技艺的传承,是如何让一门手艺焕发新的生机。我看你如今,带新人,与老师傅论道,与学者探讨,已有几分从工匠向匠师转变的征兆了。”
他拿起林墨刚刚修整好的斗拱,那部件线条流畅,榫卯严密,气韵饱满。
“你这手上的功夫已然登堂入室,是时候考虑技艺的传授了。不妨试试,将你所悟的京造根基、苏作灵秀,乃至现代工程的理解,系统地梳理出来,或许可以带一带真心向学的年轻人?技艺唯有传承,方能不朽。”
林墨闻言,心中一震。传承?他此前一心扑在自身的精进上,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