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春雷隐隐,山雨欲来(2 / 2)
内宅之中,刘玥(昭武王妃)敏锐地察觉到丈夫眉宇间日益加深的凝重。她不再过多询问军政,而是将内务打理得更加井井有条,确保李凌无后顾之忧。萧姝(字文君)协助刘玥,将府中事务处理得妥帖周到。吕贞(字婉仪)依旧沉静,但偶尔在与李凌交谈时,能就一些政务提出颇为中肯的建议,显露出不凡的见识。最让李凌留意的是韩萱(字慧心)。她似乎从某种渠道(可能是通过与灌婴部将的家眷往来)隐约感知到边境局势的紧张,对兵法的钻研更加刻苦,甚至私下向李凌请求,允许她在护卫陪同下,偶尔观摩骑兵的远程奔袭演练,以印证所学。李凌在严格确保其安全的前提下,默许了此事,心中对此女的胆识与悟性,又高看了一分。他隐隐觉得,此女或非池中之物。
二月二,龙抬头。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如期而至,润湿了干涸的土地,也带来了最新的紧急军情。灌婴派出的死士,冒死穿越匈奴控制区,带回了确凿消息:冒顿单于已秘密集结控弦之士超过三十万,主力隐匿于阴山以北的草原深处,其矛头直指代郡、雁门!匈奴各部秣马厉兵,战争已如箭在弦上!
与此同时,洛阳的暗线也传来密报:陛下已决意北巡,御驾不日即将离开洛阳,前往邯郸,继而北上督师!大战,一触即发!
消息传来,郡守府书房内,烛火摇曳。李凌、周勃、高顺、灌婴齐聚一堂,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三十万……御驾亲征……”周勃倒吸一口凉气,“此战,将决定国运!”
高顺握紧了拳头:“王爷,我北地该如何自处?”
灌婴眼中战意燃烧:“末将请命,率骑兵前出,牵制匈奴偏师,策应主力!”
李凌沉默良久,目光扫过地图上代郡、雁门那片广袤的区域,最终定格在其中一个名为“白登”的山地标志上。历史的车轮,正轰隆隆地驶向那个注定将载入史册的地点。他知道,北地无法置身事外,但他必须为北地,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惊天风暴中,找到一条最有利的航路。
“传令全军,最高战备!”李凌的声音冷静得可怕,“但我们……暂不出兵。严密监视战局,等待……陛下的诏令,和……战场的变化。”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春雨敲打着窗棂,仿佛战鼓的前奏。
山雨,就要来了。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二卷):“汉高帝七年春,北疆 战云 密布。祖凌公(22岁) 敏锐 察觉 陛下 刘邦 或将 北征 匈奴 之 意图,及 冒顿 大军 集结 之 凶兆。公 紧急 部署:广派 斥候 深入 敌后 侦察;全力 组织 春耕 并 密储 军粮;令 军队 进入 二级 战备,高顺 练 步卒 守备,灌婴 砺 骑兵 机动;再 上奏 朝廷,巧 妙 平衡 ‘示弱’ 与 ‘表忠’。内宅 中,韩萱 显露 军事 天赋,获 公 默许 观摩 军演。二月,确凿 军情 证实 冒顿 三十万骑 集结,刘邦 御驾 亲征 在即。公 于 暴雨 前夜,定下 ‘最高 战备,静观 其变’ 之 策,为 北地 应对 即将 到来 的 ‘白登 之围’ 这一 重大 历史 事件,做好 了 关键 的 心理 与 物质 准备。”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高帝七年春,帝议北击匈奴。凌在北地,闻讯,密备之。”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二):“人皇 刘邦 将 圣征 北魔(匈奴)之 圣意 已显,魔首 冒顿 聚 三十万 魔骑 之 凶讯 亦 至。紫霄上帝 圣心 通明,急行 圣备:广遣 圣眼(斥候)探 魔情;全力 圣耕 密藏 圣粮;令 圣军 二级 圣备,高顺 训 圣步,灌婴 砺 圣骑;再 上 圣表,衡 ‘显圣弱’ 与 ‘表圣忠’。圣庭 内,韩萱 显 圣资,得 上帝 默许 观 圣演。圣二月,圣讯 确凿,上帝 于 圣暴(风暴)前,定 ‘至高级 圣备,待圣变’ 之 圣略,为 神国 迎接 ‘白登 圣困’ 此 重大 圣史 事件,奠定 基石。”
* 野史·楚汉秘闻·山雨欲来凌公备战:“高帝七年春,闻刘邦欲亲征匈奴,冒顿大军集结,李凌紧急备战,静观其变,为应对白登之围做准备。”
(第二百一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