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她的噩梦,他的名字(惊醒)(2 / 2)
她伸手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才发现不知何时,自己已经泪流满面。指尖触碰到脸颊,一片冰凉。她掀开被子,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快步走到窗边,拉开窗帘。
深夜的城市格外安静,路灯在夜色中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照亮了湿漉漉的街道。雨后的空气清新而微凉,透过窗户飘进来,让林未晚混乱的思绪稍微清醒了一些。她靠在窗边,看着窗外的夜色,脑海里依旧残留着噩梦中的画面,心脏的悸动与刺痛感久久无法平息。
她知道,这场噩梦,源于心底未曾愈合的伤口。那些被她刻意压抑的过往,那些不敢触碰的伤痛,像无形的锁链,将她的灵魂困在过去的泥沼里,让她无法真正释怀。就像心理学中所说的“反刍思维”,她总是在不经意间,反复咀嚼那些痛苦的回忆,让自己一次次陷入情绪的低谷。
她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坚强,以为自己已经能够坦然面对顾时砚,以为“工作伙伴”的身份能够让她与过去彻底切割。可这场噩梦却赤裸裸地告诉她,她并没有真正放下。顾时砚这个名字,那些与他相关的过往,依旧是她心底最深的软肋,稍微触碰,就会引发撕心裂肺的疼痛。
她想起白天看到的顾时砚的朋友圈动态,“凌晨三点,与星辰为伴,失了眠”。当时她还在猜测他失眠的原因,现在想来,或许只是自己自作多情。他的失眠,或许和她没有任何关系,就像当年的背叛一样,从来都与她的感受无关。
可心底的另一个声音却在反驳。如果他真的对她毫无牵挂,为什么会在暴雨夜特意开车等在路口?为什么会记得她喜欢桂花香气?为什么会在她加班时默默留下灯光和早餐?为什么会在项目中一次次力排众议,支持她的方案?
这些疑问与噩梦带来的伤痛交织在一起,让林未晚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挣扎。她渴望知道当年的真相,渴望知道他当年的不告而别到底是因为什么,可又害怕真相会比噩梦更残酷,害怕自己再次受到伤害。这种矛盾的状态,让她疲惫不堪。
林未晚走到书桌前,打开台灯,柔和的光线照亮了桌面。她从抽屉里翻出一个陈旧的盒子,打开后,里面装着的是当年她和顾时砚在一起时的一些小物件:一张海边的合照,一枚他送她的贝壳,还有一本他为她写的日记。
她拿起那张合照,照片上的他们笑得格外灿烂,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耀眼。那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光,也是林未晚最珍贵的回忆。她轻轻抚摸着照片上顾时砚的脸颊,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怀念,有遗憾,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眷恋。
她翻开那本日记,里面记录着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的喜悦,他的烦恼,他对未来的憧憬,还有对她的深情。“今天未晚加班到很晚,给她带了热粥,看着她吃得满足的样子,我觉得一切都值得。”“未晚今天心情不好,给她画了一幅画,希望她能开心起来。”“未晚,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我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珍惜你。”
一句句真挚的文字,像一根根细针,刺痛了林未晚的眼睛。她知道,日记里的顾时砚是真心爱她的,可为什么后来会变成那样?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形同陌路的地步?
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滴落在日记的纸页上,晕染了字迹。林未晚合起日记,紧紧抱在怀里,肩膀微微颤抖。她真的很想知道真相,很想解开心中的疑惑,可又害怕真相会让她彻底崩溃。
窗外的天色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到来。林未晚擦干眼泪,将盒子放回抽屉,重新躺在床上,却再也无法入睡。脑海里交替浮现着噩梦中的画面与现实中的种种猜测,让她疲惫不堪。
她知道,这场噩梦不是偶然,而是内心深处的呐喊。那些未曾愈合的伤口,那些不敢触碰的过往,终究需要一个交代。也许,她真的应该鼓起勇气,去问清楚当年的真相,哪怕结果不如人意,也好过这样一直被过去的阴影纠缠。
可勇气这个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过去的伤害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将她牢牢困住,让她不敢轻易迈出那一步。她怕再次相信,会再次受到伤害;怕自己陷入感情的旋涡,无法自拔。
林未晚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直到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照亮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新的一天开始了,她又要戴上伪装的面具,去公司面对顾时砚,继续扮演好“工作伙伴”的角色。只是,这场深夜的噩梦,这个让她惊醒的名字,像一道深刻的烙印,刻在了她的心底,让她再也无法忽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也许,是时候该做出选择了。是继续躲在自己筑起的高墙里,被过去的伤痛困住,还是勇敢地迈出一步,去寻找真相,去面对自己的内心?林未晚不知道答案,只知道心里的那道枷锁,似乎在这场噩梦之后,有了一丝松动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