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新敌手与老记忆(2 / 2)
负责炮兵指挥的朱锐同志沉吟道:“范弗里特要是真信奉‘火力至上’,那他的进攻必然伴随前所未有的炮火准备。我们的炮兵不能光想着支援步兵,还要考虑如何反制,如何机动,如何保存自己。‘喀秋莎’到了,这是好东西,但要用在刀刃上,而且要严格保密,争取第一次使用时给敌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技术兵种运用的深思。
邓桦和谭正也分别从政治动员和敌军工作角度提出了建议,强调要鼓舞士气,树立长期作战、艰苦作战的思想准备,同时加强对敌军新指挥官特点的研究和宣传,瓦解敌军士兵对新官上任可能抱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刘川听着每一位同志的发言,心中欣慰。他的这些搭档和部下,已经成长为一群能够独当一面、具有战略眼光和战术素养的高级指挥员了。他们分析出的要点,已经触及了李奇微和范弗里特战术思想的核心。
“同志们讨论得都很深入,”刘川最终开口,他的话语将所有的分析和建议收拢起来:“李奇微不是麦克阿瑟,他不会给我们那么多明显的漏洞去钻。他会试图把战争拖入他熟悉的节奏,一个依靠美军强大综合国力和技术优势的消耗战节奏。而范弗里特,就是他那把最锋利的屠刀,准备在我们露出疲态时给我们放血。”
他走到大幅的朝鲜地图前,沿着三八线:“李奇微上任,第一把火,必然是整顿防线,稳定战线。他会吸取教训,不再让部队过于突出,各部之间联系会更加紧密,增援也会更快。第二把火,是研究我们。他会研究我们每一次进攻的组织、持续时间、攻击深度和后勤模式。他很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后勤补给上的困难,并且会设法加以利用。第三把火,就是寻找我们的弱点,然后……用范弗里特这把锤子,砸下来!”
指示棒在地图上某个可能的方向重重一顿。“至于范弗里特,他的特点就是崇尚压倒性的优势火力。他指挥的进攻,炮火准备会空前猛烈,步兵冲击也会更加依赖坦克和飞机的近距离支援。这对我们的阵地防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普通的土木工事恐怕经不起他几下捶打。”
“那么,我们怎么反制?”刘川目光扫过众人,“政委强调的警惕轻敌,是思想基础。陈副司令说的加强工事,。韩副司令提出的打破‘磁性’与‘铁锤’的配合,是关键。刘亚参谋长提出的后勤、机动、通讯和训练四条,是具体措施。朱司令的炮兵运用,是技术保障。”
他停顿了一下,让众人消化这些信息,然后继续说:“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从思想上认清对手,丢掉任何侥幸心理,准备打更硬、更巧的仗。其次,在战术上,我们要变得让李奇微‘看不懂’,‘摸不透’。”
“他不是想摸清我们的规律吗?那我们就要打破规律。进攻时间可以更长,也可以更短;攻击点可以更集中,也可以更分散;后勤补给,要让他觉得我们的‘短板’不那么短了。他不是想用‘磁性战术’消耗我们吗?那我们就要提高攻击的突然性和猛烈程度,在他还没来得及‘黏’上来之前,就打断他的骨头!小部队的夜间袭扰、敌后渗透破坏要大大加强,让他前线部队昼夜不宁。”
“他不是依赖范弗里特这把铁锤吗?那我们就给他设一个铁砧,再准备几把钳子!当他挥动铁锤砸下来的时候,要让他砸在坚不可摧的阵地上,同时掐断他的后勤,甚至从侧翼威胁他的锤柄!”
刘川的话语在矿洞中回荡,描绘出一幅与强大敌人进行更高层次智力较量的蓝图:“合成第5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表现证明,我们建设合成化、机械化部队的路子是对的。面对范弗里特的火海,我们需要更坚固的防御节点,更需要高度协同、具备强力反击能力的突击集群。装甲第一军要加强与步兵、炮兵的协同演练,特别是如何在敌方猛烈炮火下快速前出、实施反冲击。各军也要进一步探索步兵、炮兵、工兵乃至刚刚加强的高射机枪部队之间的战术配合,要把我们有限的火力,用在最关键的时刻和地点,形成局部优势。”
他看向刘亚和朱锐:“参谋部和炮指要尽快拿出一个针对性的训练大纲,重点演练防御敌大规模炮火覆盖、步兵抗击敌军集群坦克冲击、以及合成部队快速反击的战术动作。时间紧迫,我们必须赶在李奇微完全摸清我们,范弗里特完全发力之前,让部队具备更强的抗打击和反击能力。”
会议结束后,诸位将领领命而去,指挥部内暂时恢复了安静,刘川站在地图前,李奇微和范弗里特的组合,无疑将是志愿军面临的一次严峻考验,但他心中并无畏惧,只有冷静的分析和战意。他拥有这个时代无人能及的视角,更拥有一支在战火中锤炼出来、正逐步向现代化迈进的铁血劲旅。
下一步,就是要将脑海中的那些“记忆”,巧妙地融入现实的决策和部署中,引导这支军队,在朝鲜这片土地上,书写下一场让李奇微也叹为观止,让范弗里特的“铁锤”砸得火星四溅却最终崩口的全新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