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度量衡(1 / 2)
钱谷对此已有深思,条理清晰地分析道。
“大人明鉴,此弊有三:其一,标准不清。”
“官府定制的斛、斗、升、合,年深日久,标准器或遗失,或磨损,民间仿制更是五花八门,精度全无。”
何明风微微颔首。
钱谷继续道。
“其二,监管不力。”
“工房负有校验之责,却常年疏于履职,甚至可能暗中收受好处,对不合规器具眼开眼闭。”
“其三,积习与私心具存。”
钱谷回想了这几日他们一行人在石屏州府集市中的所见所闻,微微皱眉。
“商贩沿用旧器已成习惯,且不乏奸猾之徒,正借此‘大进小出’牟利,内心抗拒更改。”
“既然如此,我们便对症下药。”
何明风点了点头,沉吟片刻。
“此事关乎官府威信与民生福祉,绝非小事,须以州衙名义,正式立规,雷厉风行。”
何明风当即和钱谷一起,草拟了一份《石屏州整饬市肆度量衡令》。
告令核心明确:
一、明定标准:宣告即日起,全州交易一律以朝廷颁布的“漕斛”、“官斗”、“标准尺”为唯一准绳。
二、官发器样:命州府工房限期半月,严格依标准制作一批官斗、官升、官秤、官尺,作为标准器样。
存放于南市口的公房,并挂牌为校勘公所。
三、强制校验与烙印:公告发布后,予全城商贩十日期限,携所有度量衡器具至校勘公所。
由工房吏员免费校验。合格者,当场烙上官印石屏准,方准使用;不合格者,立时没收销毁。
四、严惩不贷:限期过后,通判衙署将联合户房、工房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
凡使无印或不合格器具者,初犯重罚,再犯没收货物并杖责,累犯者以欺诈论处,从严惩办。
五、鼓励举报:悬赏百姓监督,举报黑心秤、大小斗者,查实有奖。
文稿既成,何明风再赴知府二堂,将告令呈于马成远。
“马大人,市霸虽清,然度量衡混乱仍是市肆公平之梗,亦伤及我州府体面。”
“下官草拟此令,旨在正本清源,望大人审定后用印,以州府之名颁行,方能彰显力度,震慑不轨。”
说着,何明风双手将告令奉给马成远。
马成远接过,捻须细阅条文,见此文思虑周详,于法有据。
确实是惠及寻常百姓,彰显官府权威的德政。
并且于自身权位没有什么损害,反能沾些政绩之光,便欣然应允了。
于是马成远取出知府大印,郑重盖下,然后笑道:“何通判勤于政务,心系民生,此令甚好!便依此施行。”
盖着鲜红府印的告示,旋即贴满全城集市要道,衙役鸣锣宣唱,引来无数百姓围观。
这一消息如风般传开,商贩反应各异。
老实本分者拍手称快,期盼已久。
惯于钻营者则心生抵触,或抱怨多事,或暗中观望,揣测这免费校验背后是否另有文章,担心胥吏趁机索贿。
……
很快,十日之期一到,校勘公所门前排起了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