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210章 冻土劳形明民意 公器立心护文魂

第210章 冻土劳形明民意 公器立心护文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均平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北冰洋省的风雪较前日更烈,呼啸的寒风卷着雪粒,拍打在星火村人民监督协会的门窗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协会的木屋是去年新建的,采用了和土豆种植学院相同的保温结构,双层聚氨酯保温板夹着牦牛皮,即便室外气温低至零下五十八度,室内依旧暖意融融。此时,屋内已经挤满了人,星火村的陈阳、李阳,雪风村的年轻社员赵小亮,还有几位平日里喜欢写写画画的村民,正围在协会的长条桌旁,脸上满是激愤与委屈。

陈阳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洋番小说平台的封禁通知,纸张边缘已经被他捏得发皱。他站起身,将通知拍在桌上,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协会代表们,你们可得为我们做主!我花了三个月时间写的《用辩证唯物分析当前》,里面全是结合咱极寒地区种植实际、分析百姓公社政策的内容,怎么就违反平台规范了?还有李阳的《大明民主主义模拟考试》,收集了公社的政策要点、民主议事流程,就是想让更多乡亲了解大明民主主义,结果直接被封终,连申诉的机会都不给!”

李阳也跟着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本手抄的书稿,页面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还有不少修改的痕迹:“陈阳说得对!俺这书均平三十二年的时候就在洋番平台发过节选,当时还被推荐过,怎么现在就违规了?平台说俺们的作品‘内容不合规’,可那些写地主老爷三妻四妾、资本家巧取豪夺的小说,却在平台上大行其道,动辄几十万字的‘拜金宝典’‘发财秘籍’,宣扬啥‘有钱能使鬼推磨’,这难道就合规?”

赵小亮年轻气盛,性子更急,攥着拳头说道:“俺看洋番平台就是欺负咱庄稼人出身的小作家!他们只认流量,只认钱,根本不管作品是不是对百姓有用。咱写的是能让大家明事理、学知识的东西,他们不推荐就算了,还直接封禁,这不是堵着百姓的嘴吗?”

几位村民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有的村民写的农业技术心得被判定为“无意义内容”,有的记录村史的短文被下架,而那些充斥着奢靡生活、尔虞我诈的小说,却总能出现在平台首页,吸引大量读者。

星火村人民监督协会的代表王铁牛,是村里的老党员,也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户。他拿起陈阳和李阳的书稿,仔细翻看着,又接过洋番平台的封禁通知,眉头越皱越紧。“乡亲们,大家先冷静点,”王铁牛的声音沉稳有力,“人民监督协会就是为百姓说话、为百姓做主的。你们反映的情况,我们一定彻查到底。洋番平台是大明境内的大型小说平台,不能任由他们乱设规矩、欺压小作家,更不能让他们传播拜金主义、毒害百姓思想。”

雪风村的协会代表张桂花也说道:“是啊,咱北冰洋省现在推广大明民主主义,讲究的是百姓当家作主,文化阵地也得由百姓说了算。那些宣扬地主、资本家剥削压榨、鼓吹金钱至上的内容,跟咱的百姓思想背道而驰,必须抵制。陈阳、李阳你们的作品,我先看了几页,全是结合咱身边事写的,既有辩证唯物的道理,又有大明民主主义的实践,怎么看都合规,这事儿我们管定了!”

当天下午,星火村人民监督协会就正式受理了投诉,成立了由工农代表、文艺骨干、法律工作者组成的专项审查小组,对洋番小说平台开展全面调查。审查小组先是调取了陈阳、李阳被封禁的作品全文,逐字逐句进行审核,又抽查了洋番平台上热度较高的百余部小说,统计发现其中近七成作品涉及地主豪强、富商巨贾的奢靡生活描写,三成作品明确宣扬“金钱万能”“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部分作品还包含歧视工农、贬低劳动的内容。

审查小组的组长、原公社文艺宣传队队长刘红梅,在调查总结会上说道:“经过七天的详细审查,我们一致认定:陈阳的《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当前》和李阳的《大明民主主义模拟考试》,内容符合大明民主主义核心思想,紧密结合极寒地区生产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实用价值,完全没有违规。而洋番平台上大量存在的宣扬地主文化、资本家思想、拜金主义的作品,违背了‘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文化导向,损害了工农群众的利益,应当予以整改。我们已经约谈了洋番小说平台的区域负责人,但对方坚持认为平台审核符合自身规定,拒绝承认错误,也不愿恢复陈阳、李阳作品的上架权限。”

调查结果很快就上报到了大明国议事会议事长朱静雯手中。此时,朱静雯正在雪星学堂的建设工地视察,接到报告后,她当即决定:“通知洋番小说平台总负责人、相关审核员,三天后到星火村集合。既然他们觉得自己的审核没问题,那就要让他们亲身体验体验百姓的生活,看看咱冻土上的百姓是怎么劳动、怎么过日子的,看看他们平台上那些所谓的‘精彩内容’,跟咱百姓的真实生活到底差了多少!”

均平三十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洋番小说平台总负责人周启明,带着两名审核员张磊、刘敏,乘坐公社的雪地车来到了星火村。周启明穿着一身貂皮大衣,脚踩进口的雪地靴,下车后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看着眼前白茫茫的雪原和简陋的木屋,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张磊和刘敏也都是城里长大的,从未见过如此严寒的环境,裹紧了羽绒服,还是觉得寒气刺骨。

朱静雯没有直接约谈他们,而是让雪风村村长赵德山带着周启明三人,来到了土豆种植学院的实验田。此时,实验田的温室需要清理冬季的积雪,还要为来年的种植配制改良土,正是最费力的时候。赵德山递给周启明一把锰钢破冰锄,说道:“周总,朱议事长说了,你们要想明白审核的问题,就得先当几天百姓,干几天农活。这冻土可不是那么好伺候的,你们亲手试试,就知道咱庄稼人有多不容易,也知道陈阳他们写的东西有多实在。”

周启明看着那把冰冷的破冰锄,又看了看脚下冻得坚硬的土地,脸色有些难看:“赵村长,我们是来谈工作的,不是来干农活的。洋番平台的审核标准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我们按规定办事,没有任何问题。”

张磊也跟着附和:“就是啊,我们审核作品只看内容规范,跟干农活有啥关系?再说我们也不会干这些啊!”

赵德山把锄头往地上一戳,发出“当”的一声脆响:“周总,这话就不对了。你们平台审核的作品,很多都写了种地、做工,可你们连冻土都没踩过,连锄头都不会拿,怎么判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是误导百姓的?朱议事长说了,要么好好干活,要么就回城里去,以后大明的文化市场,不欢迎不尊重百姓的平台。”

周启明犹豫了一下,想到朱静雯在大明的影响力,最终还是接过了锄头。可他刚一使劲,就发现这破冰锄比他想象的重得多,再加上冻土坚硬如铁,一锄头下去,只留下了一个浅浅的痕迹,震得他手臂发麻。张磊和刘敏也拿起了锄头,没干多久,手心就磨出了水泡,汗水浸湿了内衣,一吹风更是冷得刺骨。

接下来的两天,周启明三人跟着村民一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清理温室顶部的积雪,配制“牦牛粪+草木灰+冻土”的改良土,检修滴灌系统,晚上还要跟着村民学习《极寒农业种植手册》。零下六十度的严寒中,他们的貂皮大衣、羽绒服根本不管用,手脚很快就冻得红肿;配制改良土时,腐熟牦牛粪的气味让他们几欲作呕;检修滴灌系统时,需要趴在雪地上,半天下来,后背全是冰雪。

第二天傍晚,张磊实在撑不住了,坐在田埂上,看着自己磨出血泡的手,忍不住抱怨道:“这活儿也太苦了,咱城里人体力根本跟不上。”

旁边的周铁柱大叔看了看他,说道:“小伙子,这还不算最苦的。春天播种的时候,天刚回暖,冻土还没完全化,我们得跪在地里一株一株栽苗;夏天除草的时候,太阳再毒也得顶着,蚊子苍蝇围着转;秋天收获的时候,起早贪黑,手脚都泡在冰水里。咱百姓的日子,就是这么一锄头一锄头干出来的,哪像你们平台上写的那样,喝喝茶、聊聊天就能发财?”

周启明听着周铁柱的话,看着村民们虽然辛苦却充满干劲的身影,又想起自己平台上那些宣扬不劳而获、金钱至上的小说,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愧疚的神色。这两天,他亲眼看到村民们如何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分析种植难题,如何通过民主协商解决灌溉纠纷,也终于明白陈阳、李阳的作品,写的都是百姓最真实的心声和最需要的知识。

均平三十五年一月二日晚,星火村议事会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长条桌两侧坐满了人:朱静雯身着深蓝色的百姓公社制服,坐在主位上,身旁是大明国副皇帝朱悦薇;一侧是工农代表兼任小作家代表,王老汉、周铁柱、陈阳、李阳、赵小亮等人赫然在列;另一侧是洋番小说平台总负责人周启明、审核员张磊、刘敏,以及其他几家大型小说平台的负责人。

会议一开始,朱静雯就开门见山:“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主要是解决洋番小说平台封禁合规作品、传播不良文化的问题。在讨论之前,先请周总说说这两天干农活的感受。”

周启明站起身,脸上早已没了当初的傲慢,语气诚恳了许多:“朱议事长,各位代表,这两天的农活,让我深受触动。以前我总觉得平台的审核标准是合理的,觉得读者喜欢看什么就该推什么,可现在我才明白,文化创作不能只看流量和利益,更要承担社会责任。咱百姓的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那些宣扬地主文化、拜金主义的作品,只会误导读者,尤其是年轻人,让他们看不起劳动、不想吃苦,这是对百姓的不负责任。陈阳、李阳的作品,写的都是咱百姓身边的事,讲的都是实用的道理,确实不该被封禁,我在这里向他们道歉。”

朱静雯点点头,看向陈阳:“陈阳,你也说说你的想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