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名义:最强省四赵达功 > 第166章 人事磋商2

第166章 人事磋商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沙瑞金心中念头飞转,迅速权衡着利弊。

沙瑞金意识到,赵达功这番关于省政府人事调整的建议,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有着清晰的布局和明确的目标。

如果自己现在直接拒绝,或者提出异议,那么接下来当自己提出省委副书记的人选时,赵达功完全可以依葫芦画瓢,以需要“慎重考虑”、“充分酝酿”为由进行拖延甚至反对。

这样一来,原本希望速战速决的人事议题,势必会陷入僵持和拉锯,拖延下去,变数只会更多。

沙瑞金主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趁着其他有想法的副省级干部还没来得及充分活动和表达意见之前,与赵达功这位新任省长快速达成共识,形成一个“省委书记和省长共同商议确定”的初步方案上报中央。

这样,既能提高效率,也能凭借他们两人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住其他潜在的不同声音。

如果等到各方势力都反应过来,纷纷前来游说或施加压力,那局面就将复杂得多,他沙瑞金的掌控力也会受到挑战。

想到这里,沙瑞金尽管内心对赵达功这种“得寸进尺”的顺势布局有些许不情愿,但为了顺利推出自己属意的省委副书记人选,他不得不做出妥协和交换。

沙瑞金脸上重新堆起笑容,仿佛刚才只是在深思熟虑,语气变得爽快了几分:“达功省长考虑得很周全,很有远见啊!着眼于汉东未来的产业转型,让更懂科技、更熟悉创新工作的同志到关键岗位上去,这个思路我完全赞同!”

沙瑞金首先表态:“李国华同志年富力强,思路开阔,在科教文卫战线工作成绩突出,由他担任常务副省长,有利于省政府工作的衔接和创新驱动的落实,我个人同意这个推荐。”

接着,继续说道:“张立平同志在静海的表现有目共睹,抓经济、促转型都很有办法,让他到省里来担任副省长,分管科教文卫,也是人尽其才,能够更好地将地方经验与全省工作结合起来。这个安排,我看可以。”

然而,在谈到袁盛如时,沙瑞金巧妙地踩了刹车,面露一丝为难,语气转为审慎:“至于盛如同志……能力是有的,工作也勤恳。不过,达功省长啊,我们汉东省这次一下子调整了省长、常务副省长,又新增一位副省长,省级领导干部的变动已经不算小了。如果同时再增补一位副省长,恐怕动作显得有些大,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和议论。我的意见是,袁盛如同志增补副省长的事情,是否可以稍微缓一缓?等省委、省政府班子主要岗位都稳定下来,运行一段时间后,我们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后续的增补问题。你看呢?”

这番话合情合理,既肯定了袁盛如,又用“避免动作过大”、“稳定优先”的理由,将此事暂时搁置,保留了沙瑞金自己的一部分调整空间和筹码。

赵达功听出了沙瑞金的潜台词,也明白这已经是沙瑞金在当前情况下能做出的较大让步。他的主要目标——让李国华坐上常务副省长的关键位置,并将张立平提拔进省政府班子——已经基本达成。

对于没能将袁盛如增补为副省长,虽然有些遗憾,但毕竟不是自己今天的核心目标,可以后续在慢慢运作。

于是,赵达功见好就收,脸上露出理解的表情,点了点头:“瑞金书记考虑得更加全面稳妥。确实,稳定压倒一切,班子调整不宜过于频繁集中。袁盛如同志的事情,就按你的意见,暂时缓一缓,以后再说。”

核心的交易已然在无声中完成。

办公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两人都端起茶杯,借喝茶的功夫掩饰着各自的心思。

赵达功知道,沙瑞金在等着自己开口询问那个最关键的位置——省委副书记的人选。

这是沙瑞金做出让步后,理应得到的回报,也是这次碰头的另一项核心议题。

放下茶杯,赵达功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谦逊,将主导权交还给了沙瑞金:“瑞金书记,省政府这边的人选,我们算是初步有了个方向。那么,关于省委副书记这个重要岗位的人选,你看……我们提名哪位同志比较合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