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134章 各自心思

第134章 各自心思(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濡须坞的残骸仍在冒着缕缕青烟,江水泛着不祥的暗红。曹丕的龙帐内,气氛压抑。虽然逼退了孙权,自身伤亡亦巨,更重要的是,未能达成一举突破长江天堑的战略目标。

曹丕面沉似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濡须口,江东门户,名不虚传。徐盛以死相搏,孙权亲临督战,我军虽勇,强攻之下,徒耗精锐。诸位爱卿,可有良策速破此坞?” 他的目光扫过帐下诸将,最终落在一直沉默的司马懿身上。“仲达,汝素来多谋,可有妙计?”

司马懿出列,躬身行礼,声音低沉而清晰:“陛下,濡须坞依山傍水,坞墙坚固,水寨连环,正面强攻,确非上策。臣观此地势,有一‘水陆并举,虚实相济’之法,或可一试。”

曹丕身体微微前倾:“讲!”

“其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司马懿眼中闪烁着智谋的光芒,“可令张合将军领偏师一支,大张旗鼓,佯攻濡须水上游之东关。此处亦为要隘,孙权必分兵救援。同时,陛下亲统主力,偃旗息鼓,于巢湖深处集结大型舟船、浮桥、冲车等攻坚器械,秘密训练水军夜战、泅渡。”

“其二,火攻为引,乱其阵脚。”他继续道,“待时机成熟,选无月大风之夜,先遣死士驾轻舟数十艘,满载硫磺、膏油、干柴,顺风而下,直冲濡须水寨。点燃火船,不求焚尽敌舰,但求制造混乱,火光冲天,吸引吴军注意于水战。”

“其三,精兵奇袭,斩关落锁!”司马懿声音一厉,“火起之时,我精锐步卒,由张辽、徐晃等猛将率领,乘特制之坚固快船或浮筏,避开吴军主力水寨,直扑濡须坞陆上坞墙最薄弱之连接处。同时,另一支精兵,由熟悉水性的勇士组成,携带利斧钩索,潜渡濡须水,攀援峭壁,从侧后方突袭坞堡内部!”

“其四,浮桥锁江,分割围歼。”他最后点出关键,“一旦我军有部队成功在坞内或坞墙立足,立刻在濡须水狭窄处架设数道坚固浮桥!浮桥一成,则我军步骑主力可源源不断渡江,将吴军水寨与陆上坞堡分割包围!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则破之必矣!”

帐内一片寂静。司马懿此计,充分利用了地理,将水陆并进、声东击西、中心开花、分割包围等战术熔于一炉,狠辣而缜密。

曹丕眼中精光大盛,拍案而起:“妙!仲达此计,深得兵法精髓!张辽、张合、徐晃听令!即刻按仲达之策,秘密准备!打造器械,训练士卒,演练夜战攀援!所需物资,尽数拨付!朕要在一个月内,看到一支能执行此计的奇兵!此战若成,江东门户洞开,朕当亲为先锋,直捣建业!”

“臣等领旨!” 张辽等将轰然应诺,眼中燃起新的战意。曹魏的利刃,在司马懿的打磨下,再次对准了濡须口,寻求致命一击。

建业·吴王宫

陆逊风尘仆仆地赶回建业,盔甲上还带着江陵水战的硝烟与柴桑江风的寒意。宫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孙权脸色憔悴,眼中布满血丝,既有濡须口血战的疲惫,更有被曹刘联手戏耍的滔天怒火。诸葛瑾、顾雍、步骘等重臣皆在,人人面带忧色。

“伯言!荆州究竟如何?蜀军……当真强盛至此?”孙权不等陆逊行礼完毕,便急声问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荆州的“主动放弃”,是他心中巨大的耻辱和谜团。

陆逊深深吸了一口气,语气沉重而肯定:“大王,臣有罪,未能识破曹刘奸计。然,江陵一战,绝非偶然!蜀军水陆之强,远超我等预估!其战船坚固迅捷,士卒训练有素,号令严明如臂使指。张飞坐镇指挥,老而弥辣,进退有度,绝非莽夫!更令人心惊者,其军中二代将领,如关平、张苞,勇猛剽悍,阵斩潘璋、马忠,锐不可当!其兵力之盛,器械之精,绝非‘国力衰微’之象!臣观其气象……恐有脱胎换骨之变!”

“脱胎换骨?”诸葛瑾皱眉,“伯言是否言过?蜀地闭塞,诸葛亮纵然有才,数年之间,岂能翻天覆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