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214章 雍凉试点:军改深犁

第214章 雍凉试点:军改深犁(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诸葛亮的丞相仪仗踏进陇西大营时, 校场上的老兵正把生锈的环首刀磨得火星四溅—— 姜维捧着的《预备役条例》被风掀到第七页, 那条“解甲归田者赏羊一头”的条款让帐下都督瞪大了眼睛: “丞相……您确定这不是在发年货?”

---

公元234年夏,雍凉都督府,陇西。

所有的大政策基本定下后,就得要开始推行下去了,诸葛亮深知在这个时代,军制改革的推行一定是难上加难,所以军制改革的第一刀,诸葛亮准备亲自操刀,而选择雍凉作为军改试点,是诸葛亮深思熟虑的结果。此地新附不久,旧有军队体系相对松散,既有原曹魏的降卒,也有羌胡义从,更有随北伐而来的益荆旧部,成分复杂,矛盾不少,正适合拿来“做实验”。而且地处边境,改革成效关乎国防,更能检验新制的韧性。

丞相行辕就设在陇西大营。一时间,这座边陲军镇成了整个季汉关注的焦点。蒋琬负责文书政令、后勤调配、与地方郡县协调,忙得脚不沾地。姜维则发挥其熟悉陇西地理人情、通晓军事的优势,负责具体整编操练、勘察地形设立武库、选拔预备役教官。

改革伊始,阻力不小。

首先许多老兵,尤其是那些除了打仗别无长技的职业军人,对“解甲归田”充满抵触甚至恐惧。

“当了一辈子兵,除了杀人,某家还会做什么?回家种地?地在哪里?种子何在?”一名满脸伤疤的老校尉在动员会上直接嚷了出来,引发一片附和。

呃……退伍再就业培训?这时代也没蓝翔啊。得搞点实惠的。

诸葛亮迅速调整政策,加大“退伍”安置力度,明确宣布,所有裁撤归乡之预备役兵士,由朝廷授给荒地或无主之地,毕竟雍凉地广人稀,土地还是相对充裕,并借贷第一年的粮种、农具。

而且对于退伍士兵,除常规遣散费外,每人额外赏赐肥羊一头或等价布帛、粮食。此条一出,效果显着,许多贫苦士兵态度立刻转变。

再由都督府颁发“光荣归建”木牒,上书其军功及“预备役”身份,使其归乡后享有一定社会地位。

此三令一出,果不其然的打消了大多数退伍士兵的忧虑。

然后就是编制混乱,原有军队编制五花八门,额数虚报、吃空饷现象严重。

为解决此问题,蒋琬发挥其精细作风,会同姜维,亲自下到各营“核验军籍,校实兵额”。雷厉风行,查处数个贪墨军饷的军吏,将空额粮饷直接发放给被裁撤士兵,大快人心,也迅速理清了军队真实员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