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 第367章 并州突变

第367章 并州突变(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在蜀汉还沉浸在关平去世的悲痛中时,北伐的战局因并州方向的剧变而骤然加速。晋阳被围,州泰兵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河北局势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晋阳城下,邓艾与赵统合兵后,兵力接近四万,将这座并州治所围得水泄不通。邓艾并未急于发动强攻,他深知晋阳城高池深,州泰虽败,但城内仍有近万守军,且存粮尚可支撑一段时日,强攻必然伤亡惨重。

他采取了更为高明的策略——围而不打,攻心为上。

一方面,他命令部队在城外大张旗鼓地建造攻城塔、云梯、冲车,尤其是将缴获和自带的“霹雳营”轻型器械陈列于阵前,给予守军巨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他效仿诸葛亮,将归降的当地士绅、以及军中善于宣传的文吏组织起来,日夜不停地向城内喊话,或是用弓箭射入劝降书信。

信中内容直指要害:

“城内将士、百姓听着!大汉王师,吊民伐罪!司马氏篡逆,天人共愤!今我大军已克祁县、京陵,州泰败亡在即,晋阳孤城,岂能久守?”

“大汉皇帝仁德,丞相用兵如神!只诛首恶州泰,余者不问!开城归顺者,赏!执迷不悟者,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尔等家眷多在河北,莫非甘愿为司马氏陪葬,使父母妻儿无人奉养?”

这些话语,如同无形的利刃,不断切割着守军本就不甚牢固的意志。更重要的是,邓艾严令部下,对周边乡村秋毫无犯,甚至拿出部分军粮赈济因战乱流离的百姓。此举与魏军往日强征暴敛形成鲜明对比,消息传入城中,更动摇了人心。

与此同时,远在邺城的司马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壶关正面,刘禅、诸葛亮的主力日夜猛攻,虽未破关,但压力巨大;东线,陆逊、张苞的十万大军在黄河北岸虎视眈眈,牵制了大量兵力;更令人心悸的是,关平率领的汉军水师已在幽州沿海登陆,虽然规模不大,却如同插向背后的一把匕首,使得幽州方向的兵力也不敢轻易调动。

“晋阳……晋阳!”司马师独坐宫中,仅存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他何尝不想派兵救援?但壶关不容有失,邺城需要防卫,幽州需要稳定,他手中实在抽不出一支足够改变并州战局的机动力量了。他只能怀着侥幸心理,写下“死守待援”的命令,派出信使,希望州泰能创造奇迹。

然而,这道命令尚未送出邺城,晋阳方向的噩耗已然传来。

围城进入第十日。

晋阳城内,气氛已压抑到了极点。粮草虽未尽,但恐慌情绪蔓延。守军士卒听着城外汉军日夜不休的劝降和操练声,看着自家将领日益凝重的脸色,士气日益低落。城中一些本就对司马氏不满的豪强大族,开始暗中串联。

州泰试图整肃军纪,斩杀了几名散布恐慌言论的士卒,却更激起了暗中的不满。他深知,再这样下去,不等汉军攻城,内部可能就要生变。

就在此时,邓艾发动了总攻——并非强攻,而是最后一轮,也是最致命的一轮心理攻势。

他命人将数百名在之前追击中俘虏的州泰部下降卒,带到城下,不仅未加虐待,反而给予饮食,当众宣布愿意归乡者发放路费。这些降卒感恩戴德,对着城头哭喊,劝说昔日同袍不要再为司马氏卖命。

这一幕,彻底击垮了晋阳守军最后的心理防线。

当夜,晋阳城内爆发内乱。以本地豪强王氏为首,联合部分对州泰严苛统治不满的中下层军官,突然发难,打开了一座城门附近的武库,夺取兵器,并试图控制城门。

混乱中,喊杀声四起。“开城迎王师!”“诛杀州泰!”的呼喊声在夜空中回荡。

州泰闻讯大惊,亲率亲兵前往弹压,却在通往城门的街道上,遭遇了叛军和趁机涌来的大量守城士卒的围攻。这些原本是他的部下,此刻却在绝望和愤怒的驱使下,将兵器对准了他。

“尔等竟敢叛我?!”州泰又惊又怒,挥舞长刀奋力砍杀。

“州泰!你苛待士卒,欲使我等尽数陪葬乎?!”一名叛军校尉怒吼着,挺矛刺来。

混战持续了半夜。州泰虽勇,但部下离心,寡不敌众,最终身披数十创,力竭战死。这位司马师倚重的并州大将,未能等到邺城的援军,便倒在了自己人的兵刃和愤怒之下。

随着州泰战死,抵抗迅速瓦解。天明时分,晋阳城头竖起了白旗,城门洞开。

邓艾率军从容入城。他立即下令:严肃军纪,不得扰民;妥善安葬州泰;收编愿意投降的魏军士卒;重用反正有功的王氏等豪强;开仓放粮,赈济城中贫苦百姓。一系列措施迅速稳定了晋阳局势。

并州的核心,就此易主。

拿下晋阳后,邓艾并未沉醉于胜利。他深知,并州虽下,但真正的关键仍在壶关。必须趁魏国震恐、壶关守军心神不宁之际,给予致命一击。

他留下沉稳持重的李丰和熟悉政务的邓芝,率一万兵马镇守晋阳,负责肃清并州境内残余抵抗势力,安抚地方,确保后方稳定。随后,他亲自率领赵统以及五千最精锐的西凉铁骑,携带十日干粮,一人双马,如同旋风般离开晋阳,直扑东南方向的壶关!

邓艾自晋阳东南下行,进入上党盆地,沿浊漳水河谷,经襄垣、潞县,直逼壶关背后。这条路线相对畅通,且能威胁壶关守军与邺城的联系。五千铁骑,一人双马,换乘不休,沿着河谷通道风驰电掣。沿途魏军据点闻风丧胆,或降或逃,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阻击。邓艾兵锋所向,势如破竹!

然而,壶关的魏军统帅钟会,也非庸才。晋阳失守、州泰战死的消息传来,他虽惊不乱,立刻意识到邓艾下一步必然东出,威胁壶关后路。他当机立断,做出部署:

“壶关正面,汉军攻势正猛,关墙绝不可有失!陈泰将军!”钟会看向副将陈泰,“我给你两万兵马,立刻出关,沿潞县方向建立防线,务必挡住邓艾东进之路!绝不能让汉军前后夹击!”

陈泰,名臣陈群之子,素以沉稳善守着称。他深知责任重大,毫不犹豫地领命:“都督放心!泰在,防线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