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我在这边挺好的(1 / 1)
在那个物资匮乏、日子过得有些沉闷的年代,酒成了最诚实的语言。王岩石和黄白的交情,就在一次次“咱喝点儿?”的邀约里,像陈酒一样愈酿愈浓。
或许是因为终于寻觅到了能喝到一块儿、聊到一块儿的知音,王岩石每次从县里回公社看婆娘和孩子,都会特意绕到知青点,手里提着两瓶好酒,找黄白喝上几杯。旁人喝酒都是说 “咱喝两盅?”,他俩的开场白却总是干脆利落的“咱喝两瓶?”,喝到尽兴时,最后的结语往往是“下次……咱…… 咱俩再干它几瓶!”,带着酒气的话语里,满是相见恨晚的痛快。
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黄白自打跟酒结了“亲家”,就觉得人世间好像没什么值得难过的事儿。不管多大的难题,只要手里端起酒碗,抿上两口,那些烦心事仿佛就变得轻飘飘的,根本不算事儿。
黄白这个酒友当得格外称职,不仅能从王岩石那里淘到不少好烟——有时候是带锡纸的“大前门”,有时候是稀缺的 “飞马”,还跟着王岩石学会了不少样板戏。说他是王岩石的亲传弟子,都一点儿不为过,毕竟喝了酒的人,最是敞亮,王岩石会把唱功的技巧和唱戏的诀窍,一股脑儿地全教给黄白。
黄白能从这位老兵团战士手里,学到唱“穿林海”时丹田运气的诀窍,知道怎么才能让声音更洪亮、更有劲儿;三杯酒下肚,王岩石连杨子荣“马鞭”身段要“先沉肘后甩腕”的细节,都毫无保留地抖落个干净,生怕黄白学不会。
其实黄白从小就喜欢这些热闹的事儿,在老家的时候,唱戏、跳舞、跟着大人遛鸟,凡是能让人开心的,他都爱尝试。他总觉得,享受本来就是人生的要义,日子过得舒心才最重要。
下乡到海南这几年,他遭了不少罪,也苦闷了不少日子,每天不是采茶就是割稻,累得腰酸背痛,还总思念家乡。可自从跟酒打上了交道,所有的负能量好像都被卸了下来,丢到了天涯海角,踢进了万丈深渊,再也影响不到他。
去他的苦日子!黄白常想,苦大仇深地过是一辈子,逍遥自在、没心没肺地过也是一辈子,为啥不选个痛快的活法?人能来这世上走一遭,概率比地球装下月球还小,哪有什么来世前世,那些都是糊弄人的扯淡话!
喝了酒的人,好像总能看透很多事情,直达普通人看不到的真理。也正因为明白这些道理,黄白格外惜命,从不做傻事。
可酒也是最好的遮羞布,能遮住所有的脆弱和狼狈。忙忙碌碌间,转眼又是一年,知青们盼星星盼月亮的探亲假终于来了,大多知青收拾好行李,兴高采烈地回家探亲,唯独黄白,收拾好的行李又默默放回了箱子里,没打算回家。
每当夜深人静,黄白就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对着院子里的老椰子树喝闷酒。不是他不想家,而是他的父母在几年前遭了批斗,后来也被下放到外地的五七干校插队接受改造,根本不在老家。
他不敢去五七干校见父母,怕看见母亲曾经弹钢琴的纤细手指,如今布满皲裂的口子,满是老茧;更怕自己会控制不住情绪,对着某个虚无的影子挥拳头,把心里的委屈和愤怒都发泄出来。
他更害怕在父母最落魄的时候相见——那种时刻,总会让他内心深处升腾起莫名的恨意,可他又不知道该恨谁,是恨命运的不公,还是恨那些曾经伤害过父母的人?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各种复杂的情绪在心里纠缠撕扯,最终都扭曲成难以承受的痛苦,于是他索性选择不回家,眼不见心不烦。
黄白内心深处的这份脆弱,只有在喝得酩酊大醉、醉到极致的时候,才会暴露出来。他会对着海南岛的夜空嚎啕大哭,把给家里写的信里“爸妈,我在这边挺好的,还得了劳动标兵”的谎言,和着酒气一股脑儿地吐出来,哭到嗓子沙哑,哭到浑身无力。
那个曾经温暖又繁华的家,早就没了。可痛哭过后,他又会庆幸,至少父母还健在,还能收到他的信,还能在信里跟他报平安。他给父母的信里,永远只说好事,不提半分委屈;父母给她回的信里,也满是坚强,说自己身体好,干农活也越来越利索。
这样也好,黄白常安慰自己。起码父母每天都在劳作,曾经因为养尊处优而有些肥胖的身子,如今变得瘦弱轻便,不至于常年生病;而他自己,也在这几年的下乡生活里,变得成熟懂事,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娇生惯养的少爷了。
每次醉酒过后,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黄白又会变回那个会唱样板戏、爱说爱笑的乐天派,只是在给父母写家书的时候,会偷偷多塞进去二两全国粮票——那是他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希望能让父母在干校里,能多买两个馒头,少吃点苦。
王岩石抄起桌上印着“劳动光荣”的搪瓷酒壶,壶身上的红漆虽有些斑驳,却依旧透着股精气神。他拎着酒壶绕着拼起来的大桌走,挨个给众人碗里续酒,酒液“哗啦啦”倒进粗瓷碗,溅起细小的酒花。
几个不胜酒力的知青早已经面红耳赤,脑袋摇得像拨浪鼓,眼神也开始发飘。戴眼镜的小李最实在,双手死死捂住碗口,指节都泛了白,醉眼朦胧地直摆手:“不行了不行了,再喝我就得钻桌子底了!”
王岩石见状,把酒壶“咚”地往桌上一顿,铝制壶底撞得木桌发出闷响,震得碗里的酒都晃了晃:“咋?不让倒酒?那今儿个这《智取威虎山》,我可就唱到这儿了!”
这话一出,立马像往滚油锅里泼了瓢冷水,知青们瞬间炸了锅。原本还帮着小李劝的人,转眼就变了阵营,七嘴八舌地声讨起来。几个东北知青拍着桌子起哄,嗓门比唱样板戏还大:“小李子你这是破坏革命友谊!想听戏还不喝酒,哪有这么好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