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粮票失窃疑云:指纹显形揪出少年窃手(1 / 2)
1991年暮春,南州老城区的单位家属院飘着槐花香,斑驳的红砖墙上爬满绿藤,楼道里不时传来居民聊天的笑语。林砚刚带着赵伟完成网格化巡查,走到家属院门口,就见居委会张主任领着一位白发老人匆匆赶来,老人手里攥着个旧木盒,脸色急得发白。
“林队,可算找到你了!”张主任语气急切,“这是院里的张大爷,今早发现藏在木盒里的五十斤粮票不见了,那可是他攒着换米面的硬通货,急得饭都没吃。”
张大爷拉着林砚的手,声音发颤:“林警官,你可得帮我找找啊!粮票藏在衣柜最里面的木盒里,门窗都锁着,怎么就不见了呢?院里好几户都说没拿,现在互相猜忌,邻里关系都僵了。”
林砚安抚道:“张大爷别急,我们先去现场看看,肯定能查出线索。”说着便带着苏晓、赵伟跟着两人往家属楼走,楼道里已围了几个邻居,窃窃私语着,眼神里满是疑虑。
张大爷家是两居室,陈设简单,衣柜摆在卧室角落,柜门完好无损,没有撬动痕迹。林砚打开衣柜,里面叠着几件旧衣服,最底层放着一个巴掌大的木盒,盒盖敞开着,里面空空如也。
“您最后一次见粮票是什么时候?今早出门前有没有检查过?”林砚蹲下身,仔细观察木盒。木盒是普通松木材质,表面磨得发亮,盒盖内侧有几道浅浅的划痕,边缘沾着一点细微的灰尘。
“昨晚睡前还看了一眼,粮票都好好的,”张大爷回忆道,“今早六点多出门买早点,门窗都锁好了,九点多回来就发现粮票没了。木盒的钥匙我一直带在身上,没给过别人。”
赵伟在屋里转了一圈,疑惑道:“门窗没撬痕,钥匙也没丢,难道是熟人作案?可院里都是住了十几年的老邻居,谁会偷粮票啊?”
旁边围观的邻居立刻炸开了锅,有人说:“会不会是三楼的小李?他昨天还问张大爷借粮票,被拒绝了呢!”也有人反驳:“不可能,小李平时挺老实的,再说他今早一早就上班了,没在家。”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休。
林砚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转头对苏晓说:“先提取木盒上的指纹,重点查盒盖内侧和盒身,说不定能有发现。”苏晓点点头,打开勘查箱,拿出改良后的指纹粉和细软毛刷,小心翼翼地在木盒上刷动。
家属院的居民从没见过这种勘查方式,都好奇地围过来看。苏晓动作轻柔,淡红色的指纹粉落在木盒上,很快就显现出几道模糊的纹路。“林队,有指纹,不过大多是张大爷的,盒盖内侧有半枚陌生指纹,纹路比较清晰。”
林砚凑过去一看,指纹尺寸偏小,纹路细腻,不像是成年人的:“这指纹看着像孩子的,张大爷,院里最近有没有小孩经常来您家串门?”
张大爷愣了愣,随即道:“隔壁家的小宇常来,他才十二岁,平时喜欢来我家蹭电视看,我挺疼他的,从没设防。可他那么小,怎么会偷粮票呢?”
“先不着急下结论,”林砚说道,“赵伟,你去联系网格员,统计院里每户人家近期的粮票使用记录,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我和苏晓去隔壁找小宇了解情况。”
两人来到隔壁,敲了半天门,小宇的妈妈才开门,神色有些慌张:“林警官,你们找我有事?”
“请问小宇在家吗?我们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他。”林砚语气平和。
小宇妈妈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他们进了屋。小宇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见警察进来,眼神明显躲闪,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小宇,叔叔问你,今天早上你去过张大爷家吗?”林砚蹲下身,目光温和地看着他。
小宇摇摇头,声音很小:“没……没有。”
“真的没有吗?”苏晓拿出一张指纹比对示意图,“我们在张大爷放粮票的木盒上,发现了一枚小孩的指纹,和你的很像,你再好好想想。”
小宇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沉默了许久,终于低下头,小声说:“我去过……”
小宇妈妈一听,急得拍了他一下:“你这孩子,去就去了,怎么还撒谎?是不是你偷了张大爷的粮票?”
小宇吓得哭了起来:“妈,我错了……我就是嘴馋,想吃街角的糖葫芦和辣条,知道张大爷木盒里有粮票,就趁他出门,从窗户爬进去偷了。我本来想偷几张换零食,没想到一慌张把所有粮票都拿走了,现在藏在楼下的草丛里。”
林砚让小宇带着他们去楼下草丛,果然在一棵槐树下找到了一个油纸包,里面装着五十斤粮票,一张不少。
“林警官,实在对不起,是我没管好孩子,我这就带他去给张大爷道歉。”小宇妈妈满脸愧疚。
林砚点点头:“孩子年纪小,一时糊涂犯了错,知错能改就好。不过偷东西是不对的,必须让他知道错误的严重性。”
一行人来到张大爷家,小宇低着头,向张大爷承认了错误:“张爷爷,对不起,粮票是我偷的,我不该偷东西,我以后再也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