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老宅藏尸案:墙内白骨的三十载沉冤(2 / 2)
“大爷,我们是南州市公安局的,想向您了解一下1969年公社的事,您还记得陈守业吗?”林砚坐在他对面,语气平和地问道。
提到陈守业的名字,李老栓的眼神闪烁了一下,端着茶杯的手轻轻颤抖:“记得……他当年是公社会计,早就失踪了,你们问他干什么?”
“我们在城郊拆迁区的老宅墙内发现了一具白骨,经过鉴定,大概率是陈守业,他是被人杀害的。”林砚盯着他的眼睛,“当年陈守业查粮仓账目,说粮食数量不符,您和他吵过架,是吗?”
李老栓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是……我们吵过架,但我没杀他,他失踪跟我没关系。”
“没关系?”苏晓拿出物证照片,“死者是被锐器刺穿胸腔致死,我们查到当年您有一把磨得很锋利的镰刀,经常带在身边。另外,当年陈守业失踪后,您突然退休搬离公社,是不是心里有鬼?”
李老栓看着照片,身体开始发抖,眼神里满是恐惧和悔恨。他沉默了很久,终于低下了头,声音哽咽着说:“是我……是我杀了他……”
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听着李老栓讲述三十多年前的真相。1969年夏天,陈守业查公社粮仓账目,发现粮仓里的粮食少了近千斤,怀疑是李老栓贪污,多次找他对峙,要求他交出贪污的粮食。李老栓当年确实私吞了粮仓的粮食,卖给了黑市,赚了不少钱,担心陈守业把事情捅出去,毁了自己的前程,就起了杀心。
某天晚上,李老栓以“商量账目”为由,把陈守业约到他的老宅(也就是后来发现尸体的地方),趁陈守业不注意,用随身携带的镰刀刺穿了他的胸腔,将他杀害。之后,他在土墙内侧挖了一个空腔,把尸体藏了进去,再用泥土和砖块封死,清理掉现场的血迹,假装什么都没发生。陈守业失踪后,公社组织搜查,没人想到尸体藏在墙内,这件事也就成了悬案。
“这些年,我每天都睡不好觉,一闭眼就想起陈守业的样子,总觉得他会来找我。”李老栓捂着脸,痛哭流涕,“我知道迟早有一天会被发现,没想到等了三十多年……”
林砚让赵伟将李老栓的供述详细记录下来,随后在李老栓家的柴房里,找到了当年那把镰刀。镰刀已经生锈,但刀刃处的形状,与陈守业骨骼上的锐器伤痕完全吻合,且镰刀上残留的微量血迹,经过检测,与衣物碎片上的血迹属于同一人。铁证如山,李老栓的罪行无法抵赖。
当天下午,林砚带着李老栓返回南州,同时联系上了陈守业的儿子陈建军。陈建军当年只有五岁,父亲失踪后,跟着母亲改嫁,一直以为父亲是意外失踪,得知真相后,当场哭了出来:“我找了我爸三十多年,终于知道他怎么死的了,谢谢你们,帮我爸讨回了公道。”
回到刑侦大队,林砚看着结案报告,心里五味杂陈。一桩尘封三十多年的命案,终于真相大白,沉冤得以昭雪。这三十年里,死者家属承受着思念与疑惑的痛苦,凶手则在恐惧与悔恨中度过余生,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窗户洒进办公室,林砚刚把报告归档,传呼机就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出新的报案信息:“市中心百货大楼发生盗窃案,损失惨重,速往。”
林砚收起传呼机,站起身,对苏晓和赵伟说:“走,又有新案子了。”警车的引擎声再次响起,朝着市中心的方向驶去,无论过去多久,无论案件难易,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他们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