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 第367章 老宅藏尸案:墙内骸骨的真相

第367章 老宅藏尸案:墙内骸骨的真相(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991年夏,南州连日阴雨,城郊老街区的青石板路湿滑发亮,墙角爬满青苔。林砚刚带队处理完农贸市场的打架斗殴案,传呼机就急促响起,屏幕显示“城郊老宅发现骸骨,速往”。

“又是棘手案子。”林砚擦了擦额头汗水,招呼苏晓和赵伟驱车赶往现场。城郊老街区正拆迁改造,不少老宅已拆至半残,发现骸骨的是施工队工人,此刻警戒线外围满围观群众,施工队负责人面色惨白地等候在旁。

“林队,就在那间老宅的东墙里。”负责人指着一栋只剩框架的瓦房,“工人拆墙时,一锤子下去砸出个洞口,里面全是骨头,吓得工人们全停手了。”

林砚戴上手套,走进老宅。东墙已拆出半米宽的缺口,墙体夹层里散落着大量白骨,骨骼排列杂乱,旁边还压着几件腐朽的衣物碎片和一枚生锈的铜扣。苏晓蹲下身,用镊子小心翼翼翻动骸骨,眉头紧蹙:“骸骨完整性较差,部分骨骼断裂,初步判断死亡时间至少五年以上,需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鉴定。”

赵伟在老宅内细致勘查,墙面斑驳,地面积满灰尘,角落堆着废弃的旧家具,无明显打斗痕迹。“林队,这老宅原主人叫陈老根,十年前举家搬去外地,房子一直空置,拆迁前没人进来过。”赵伟翻着社区网格化登记档案,“邻居说陈老根性格孤僻,和街坊往来少,搬走后就断了联系。”

林砚盯着墙内骸骨,目光落在那枚铜扣上。铜扣呈圆形,刻着简单花纹,边缘磨损严重,不像普通衣物配饰。“苏晓,先提取铜扣和衣物碎片,骸骨小心装箱带回,重点检测死亡原因和大致死亡年份。”他吩咐道,又转向赵伟,“查陈老根的详细信息,包括他的家庭成员、搬去外地后的下落,还有当年老宅周边的住户,逐一走访。”

回到刑侦技术实验室,苏晓立刻投入鉴定工作。林砚站在一旁,看着显微镜下的骨骼切片,苏晓忽然开口:“林队,骸骨的颅骨有明显凹陷,疑似钝器击打所致,死者大概率是他杀。另外,衣物碎片材质是粗棉布,符合八十年代中期的常见布料,死亡时间推测在1985-1986年间。”

“1985年,正好是我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林砚若有所思,“铜扣有什么发现?”

“铜扣材质是黄铜,上面刻的花纹是当年国营家具厂的标志,八十年代中期,只有该厂生产的高档木箱才会用这种铜扣。”苏晓将铜扣放在证物盘里,“还有,骸骨旁边发现少量木屑,检测后确认是红木材质,应该是木箱腐烂后残留的。”

此时赵伟带回陈老根的调查结果:“林队,陈老根搬走后定居邻省,两年前因病去世,他妻子早逝,只有一个儿子陈斌,现在在南州做家具生意。当年老宅周边的住户,大多已搬走,只剩三位老人还住在附近。”

“陈斌是做家具生意的?”林砚目光一亮,“当年的国营家具厂,后来是不是改制了?陈斌有没有接触过?”

“查了,国营家具厂1987年改制,陈斌早年曾在厂里当学徒,后来自己开了家具店,专门倒卖旧家具和红木制品。”赵伟补充道,“我还查到,1986年春天,陈老根家曾发生过一次争吵,邻居听到陈老根和一个陌生男人吵架,好像是因为钱的事。”

林砚当即决定:“先走访当年的老邻居,再找陈斌了解情况。”

两人先找到住在附近的张大爷,老人已七十多岁,回忆起当年的事,缓缓说道:“1986年春天,确实听到老陈家吵架,声音挺大,那男的好像叫‘老周’,是做红木生意的,之前常来老陈家串门,后来就没见过了。听说老周欠了陈老根不少钱,吵完架后,老周就失踪了,没人知道他去哪了。”

“老周叫什么名字?有没有其他信息?”林砚追问。

“叫周明远,当年三十多岁,专门倒腾红木家具,听说手头有不少好货,就是人品不怎么样,爱欠钱不还。”张大爷回忆道,“失踪后,他家人来南州找过,没找到,最后报了案,因为没线索,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林砚心中有了猜测:“苏晓,骸骨的年龄推算出来了吗?”

很快苏晓传来消息:“骸骨年龄推测在35-40岁之间,男性,和当年周明远的年龄吻合。”

线索逐渐串联,林砚立刻带队找到陈斌的家具店。店铺位于老城区的家具一条街,店内摆满各类红木家具,陈斌正和顾客交谈,见警察上门,神色明显一愣。

“陈斌,我们是市公安局的,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林砚亮明身份,“1986年春天,你父亲陈老根家,是不是有个叫周明远的人来吵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