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菜市场无名尸:咸菜坛藏的身份线索(1 / 2)
1991年秋,南州降温来得猝不及防,城南菜市场清晨的露水凝在石板路上,踩上去湿滑发凉。林砚刚到刑侦大队,传呼机就急促震动,屏幕跳着“城南菜市场废弃区发现女尸,速勘”的字样,语气透着紧急。
“苏晓,带齐勘查工具,赵伟跟我走。”林砚抓起警服外套,三人快步下楼驱车。城南菜市场是南州最大的民生市场,清晨本该满是商贩叫卖、居民采买的热闹,此刻入口却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派出所警员拉着警戒线,脸色凝重地维持秩序。
报案人是菜市场管理员老陈,六十多岁,手里攥着扫帚,嘴唇哆嗦:“今早五点我来清扫,走到西北角废弃咸菜坛区,闻着一股怪味,扒开堆着的旧坛子,就见底下埋着个人,吓得我当场腿软,赶紧报了警。”
林砚安抚好老陈,跟着他往市场深处走。西北角是早年菜市场咸菜摊的废弃储物区,堆着数十个破损陶制咸菜坛,杂草从坛缝里钻出来,周围散落着烂菜叶、旧麻袋,腐味混着霉味扑面而来。尸体被半埋在坛堆旁的泥土里,仅露出上半身,被一块发黑的旧麻袋包裹着,隐约能看见深色血迹渗透麻袋。
“先保护现场,提取周边痕迹。”林砚吩咐道,戴上手套蹲下身,小心翼翼掀开麻袋一角。死者是女性,年龄约莫五十岁,头发花白杂乱,面部有轻微腐败,衣着是洗得发白的蓝布褂、灰裤子,都是早年常见的平民服饰,口袋空空如也,没找到任何能证明身份的证件。
苏晓铺开勘查垫,细致检查尸体:“初步判断死亡时间3到5天,胸口有一处锐器贯穿伤,直达心脏,是致命伤;伤口边缘整齐,凶器应为窄刃刀具,比如菜刀、水果刀;尸体无拖拽痕迹,抛尸地点大概率就是第一案发现场附近,凶手熟悉菜市场布局,知道废弃区少有人来。”
林砚的目光扫过坛堆与地面,泥土被翻动过,混杂着干枯的菜叶和咸菜渍,在尸体旁的泥土里,他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挖出来是个破损的搪瓷杯——杯身印着褪色的“南州罐头厂”字样,边缘磕掉了瓷,杯底歪歪扭扭刻着个“李”字,杯口还有细微的裂痕,像是被人摔过。
“苏晓,提取搪瓷杯上的指纹和残留痕迹,这杯子说不定是关键。”林砚将杯子放进物证袋,又起身在废弃区周边勘查,发现入口处有一串浅浅的鞋印,鞋底纹路是常见的胶鞋样式,因露水浸湿泥土,鞋印保存得不算完整,但能看出鞋码约38码,大概率是男性所留。
“赵伟,留两人提取鞋印、清理现场散落物证,你跟我走访菜市场商户。”林砚安排好现场工作,带着赵伟走向市场主区域。此时商贩们已陆续摆摊,得知废弃区出了人命,不少人围过来议论,语气里满是惶恐。
“废弃咸菜坛区早没人用了,半年前最后一家咸菜摊搬走后,就堆着旧坛子,除了捡废品的偶尔去翻,基本没人靠近。”卖蔬菜的张大姐回忆道,“大概四五天前,我凌晨收摊时,见过个穿蓝布褂的阿姨在坛区附近徘徊,手里就攥着个差不多的搪瓷杯,看着像是没地方去的样子。”
“她有没有同行的人?或者有没有人跟她争执?”林砚追问。
张大姐摇摇头:“就她一个人,看着挺孤单的,没见有人跟她说话。不过前阵子有个中年男人来问过我,找穿蓝布褂的女人,语气挺冲的,说找不到人就打断她的腿。”
赵伟立刻记下细节:“那男人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
“个子一米七左右,穿灰夹克,脸上有块疤,在左眼角架,没多问,现在想想,该不会跟这案子有关吧?”
林砚心里有了初步方向,搪瓷杯上的“南州罐头厂”字样是关键突破口。他让赵伟立刻联系市局户籍科,调取南州罐头厂近一年的退休、离职人员档案,重点排查五十岁左右、姓李的女性;自己则带着苏晓返回实验室,加急处理现场提取的物证。
实验室里,苏晓用试剂显现搪瓷杯上的指纹,很快提取到两枚完整指纹,一枚在杯身,一枚在杯柄,经比对均为男性指纹,暂未在档案库找到匹配信息;杯口残留的唾液成分,能确定是女性所留,后续可用于身份比对;另外,杯身的“南州罐头厂”字样清晰,结合刻的“李”字,进一步缩小了排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