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龙战于野,星火燎原。(2 / 2)
京城,香料群岛的血案和北疆的冲突,为朝堂本就激烈的争论增添了新的燃料。
皇次子抓住机会,在廷议上慷慨激昂:“父皇!南海匪患,北疆不宁,皆因武备不可松,开拓不可止!唯有强兵利器,方能靖海安疆!儿臣请加快新式舰船建造,强化水师,并予边将临机专断之权!”
他的言论得到了兵部及东南沿海官员的附和。
皇长子则持重反驳:“二弟此言差矣!匪患根源在于吏治不清,教化不行!若只知穷兵黩武,纵然一时平定,亦如野草,春风吹又生!当务之急,是整顿沿海吏治,宣扬圣教,使民知礼义,方能根除乱源。” 守旧派大臣纷纷点头称是。
双方争执不下,都将目光投向龙椅上的楚骁。
而此刻的皇家格物院,也陷入了某种困境。蒸汽机的改进遇到了瓶颈,“麒麟四号”的功率提升缓慢,可靠性问题依然突出。王徵和鲁昆为此殚精竭虑,但基础理论的匮乏和精密加工技术的限制,使得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来自朝堂的争议和有限的资源,更让他们感到压力重重。
面对四方烽烟与朝堂纷争,楚骁展现出了他作为成熟帝王的手腕。
“传旨。”他的声音压下了殿内的嘈杂,“南海之事,沧处置得当。命其务必速战速决,彰显国威,震慑宵小。战后,于香料群岛要冲之地,设宣慰司,驻军移民,永镇海疆!”
“北疆之事,镇北王稳守即可,待春暖花开,再图后计。然,可暗中支持与罗刹有世仇之部落,以夷制夷。”
“至于朝议……”他目光扫过两位皇子,“兵要强,国本亦要固。新舰可造,然需量力而行;边权可授,然需中枢节制。此事,由内阁与兵部、户部共议细则,报朕裁定。”
他没有完全倒向任何一方,而是在战略上支持了强硬派,授权沧动武、北疆策反,在具体执行和资源分配上则强调了平衡与节制。同时,他再次私下召见王徵,鼓励其克服困难,并指示内帑拨付专款,支持格物院攻关。
定鼎十七年的靖朝,在南海的硝烟、北疆的冰血、西洋的博弈与朝堂的争吵中,度过了不平静的一年。
沧的舰队正劈波斩浪,奔赴香料群岛,一场清理门户、震慑四夷的战斗即将打响;北疆的冰雪之下,复仇的火焰在默默积蓄;而朝堂之上,两条道路的争论因现实危机而愈发尖锐。
楚骁的平衡术维系着帝国的运转,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内部积蓄的压力已接近临界。香料群岛的血案,如同一个序幕,预示着更为广阔、也更为残酷的全球竞争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撞击着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龙战于野,其势已成,接下来的每一次抉择,都可能引燃更大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