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喋血江山: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 > 第138章 惊雷震南洋 帝心定乾坤

第138章 惊雷震南洋 帝心定乾坤(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定鼎十五年的盛夏,赤日炎炎,而靖朝内外局势的热度,比这天气更为灼人。南洋一声惊雷,震动了四方;朝堂之上,帝心终显,乾坤初定;而技术的曙光与边疆的铁血,则共同勾勒着帝国未来的轮廓。

安汶岛的战事,比预想中更为顺利,也更为残酷。

得到旧港宣慰使林远志的密令和隐约的朝廷背书后,南洋水师分舰队指挥官陈璘不再犹豫。他联合了安汶岛头人阿卜杜勒等人发动的土着起义,在一个浓雾弥漫的清晨,对葡萄牙人在岛上的主要据点——那座名为“圣约翰”的石质堡垒,发起了突袭。

战斗从海上和陆地同时打响。四艘靖朝大战舰在雾气的掩护下逼近海岸,侧舷火炮对准堡垒猛烈轰击,压制守军火力。与此同时,数百名陆战队员在起义土着的引导下,从葡萄牙人防御相对薄弱的侧后悬崖攀援而上,发起冲锋。堡垒内的葡萄牙守军不足两百,且分散在几个炮台,面对内外夹击,顿时陷入混乱。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葡萄牙人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依托坚固的堡垒进行抵抗,火绳枪的射击给进攻的陆战队和土着造成了不小的伤亡。然而,在靖军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炮面前,尤其是在土着起义切断了其水源补给后,抵抗逐渐变得无力。

午后,堡垒大门被靖军用炸药炸开,残余的葡萄牙守军在一名低级军官的带领下投降。此战,击毙葡军八十余人,俘虏近百,缴获火炮十余门及大量物资。靖军陆战队伤亡数十人,参与起义的土着伤亡过百。

陈璘迅速接管了堡垒,将其更名为“镇南堡”,并升起了日月同辉旗。他遵照林远志的事前指示,立刻宣布安汶岛归附靖朝,设立“安汶宣慰司”,由阿卜杜勒等有功土着头人协助管理,并承诺保护岛上居民信仰自由,同时宣布靖朝拥有岛上丁香等香料的专营权。

安汶岛易帜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迅速传遍南洋。葡萄牙人震怒,其在果阿的总督发出严厉抗议,并开始集结船只,试图报复。荷兰人则心情复杂,一方面乐见老对手葡萄牙受挫,另一方面也对靖朝如此强势的南下扩张感到极度不安和警惕,其巴达维亚总部下令所有商馆和舰队保持高度戒备。

旧港宣慰司内,林远志在接到捷报后,长长舒了一口气,但随即又绷紧了神经。他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他一方面紧急向朝廷详细禀报战况并自请处分,另一方面,命令陈璘加紧修复镇南堡防御,囤积物资,并派出使者前往特尔纳特、蒂多雷等土邦,通报安汶之事,施加压力,试图趁热打铁,一举瓦解葡、荷在南洋的联盟体系。

南洋的棋局,因安汶这颗棋子的落下,瞬间进入了中盘绞杀阶段,波谲云诡,杀机四伏。

安汶岛的消息传回京城,再次在朝堂引发了激烈争论。保守派官员抓住林远志“擅启边衅”这一点,猛烈抨击开拓派“好大喜功”、“轻启边衅”,要求严惩林远志,并立刻从安汶岛撤军,向葡萄牙道歉。

然而,这一次,皇帝楚骁的态度异常明确。他在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首先肯定了林远志和陈璘的功绩:“林远志、陈璘等,审时度势,抓住战机,扬我国威于南洋,拓土安民,功大于过!传朕旨意,嘉奖有功将士,林远志晋爵一等,陈璘擢升水师副将,安汶宣慰司正式设立,归旧港管辖!”

此言一出,开拓派士气大振,保守派则面面相觑。紧接着,楚骁话锋一转,提到了“靖海商社”之事。

“至于设立商社之议,”楚骁目光扫过屏息凝神的众臣,最后在皇次子楚琙脸上停留片刻,“琙儿用心良苦,所奏章程,朕已详阅。然兹事体大,牵涉甚广,仓促行之,恐生流弊。皇长子琰所虑,不无道理。”

楚琙的脸色微微发白,而楚琰则依旧沉稳。

楚骁继续道:“故此,靖海商社之议,暂且搁置。”

就在众人以为皇帝要完全转向保守时,他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安排:“然海外拓殖、贸易之事,确需专营统筹,旧制不合时宜。朕决定,于户部下增设‘海事总局’,统管一切海外商埠、贸易、征税、移民及与西洋诸国交涉事宜。由程青兼任首任总办。”

这是一个典型的折中方案。没有给予商社那样超然的独立权力,而是将其功能纳入传统的官僚体系之内,由皇帝信任的程青执掌,既体现了对海外事务的重视,又确保了朝廷的绝对控制。

更意味深长的是人事安排:“皇长子琰,性情沉稳,通达政事,即日起,协理户部、工部,主持北疆军屯、漕运改制及国内矿冶、织造等事宜。”

“皇次子琙,锐意进取,熟知海事,即日起,协理兵部、及新设之海事总局,关注水师建设、海外拓殖及与西洋诸国交往之事。”

这道旨意,清晰地划分了两位皇子的职责范围:楚琰主内,稳固根基;楚琙主外,开拓进取。既发挥了他们各自的长处,也隐含了让他们在各自领域竞争、互相制衡的深意。帝心如此,乾坤初定。朝臣们立刻领会了圣意,原本激烈的争论瞬间平息,纷纷领旨。一场可能引发朝局动荡的储位之争,被楚骁以高超的政治手腕,暂时导入了可控的轨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