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证据链闭合,黑幕浮现(1 / 2)
台州府的天空,积郁着山雨欲来的沉闷。而萧战的小院里,气氛却如同沸腾的火锅,辛辣、滚烫,各种线索像毛肚黄喉一样在汤底翻滚,逐渐熟透。
原先挂着的正经海图旁边,如今多了一块巨大的木板,上面被萧战用木炭画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符号和连线,活像小孩的涂鸦。
萧战拿着炭笔,充当“首席分析师”,给围观的李承弘、二狗等人讲解:
“来,兄弟们,看我这‘商业模式’分析图!”他点着最上方一个模糊的王冠标记,“这位,京城的某位王爷,可能是宁王,也可能是安王,或者他俩合伙搞的‘天使投资’,提供政治保护伞和启动资金,简称“风投爸爸”。”
炭笔往下,画了个肥头大耳的简笔画:“然后,咱们的台州盐课司张大使,作为‘项目执行总裁’,利用官方渠道,把官盐‘合理漂没’(就是上报被海水冲走了、被老天爷收税了),或者更狠,直接拿私盐当官盐卖,盖上咱们朝廷认证的‘萝卜章’,完成“资产剥离与包装”。”
线条延伸到海上,画了艘歪歪扭扭的船:“接着,‘福顺号’物流公司,负责“跨境运输与仓储”,目的地——倭寇友情提供的,免租金、免监管、风景‘怡人’的荒岛保税区!”
最后,线条连向一个盔甲小人:“林海卫所刘指挥使,担任“首席安全官”,负责清场、护航,确保物流链畅通无阻,收取高额‘安保费’。”
二狗看得目瞪口呆:“大人,您这图画得……挺抽象啊。”
萧战得意地一扬下巴:“你懂啥,这叫艺术!总之,这条链,从朝堂到地方,从官场到江湖,从陆地到海洋,环环相扣,严丝合缝!最终产品,‘洗白’的盐、铁料、硝石,一部分出口创汇(卖给倭寇或海外),一部分内销创收(回流大夏市场),利润嘛,嘿嘿……”
李承弘面色凝重地看着这幅“涂鸦”,尽管画风清奇,但内在的逻辑链条却冰冷而清晰。他沉声道:“如此看来,这已非简单的贪腐,而是一张盘根错节的巨网。”
通过陈阿水水师的持续监视和抓到的舌头,倭寇在这条链中的角色也明确了。
在某倭寇据点,几个浪人头目正在用生硬的大夏语夹杂着倭语交谈。
头目甲:“山本君,‘福顺号’的,下次什么时候到?我们的,硫磺、铁料,大大的缺!”
头目乙(山本):“放心,佐藤君。张桑,刘桑,可靠的合作伙伴!他们提供货物,我们提供场地和……威慑力。利润,三七分账!”
头目甲:“我们七?”
头目乙鄙夷地看了他一眼:“笨蛋!我们三!没有他们的渠道,我们的,只能喝西北风!现在,躺着赚钱,不好吗?比抢劫,轻松多了!”
头目丙插嘴:“就是!以前抢掠,风险大大滴!现在,坐着收钱,还能买到紧俏物资。大夏的官,良心大大滴坏,但合作,大大滴好!”
陈阿水在侦察船上听着探子的回报,气得牙痒痒:“妈的!这帮倭寇,以前是疯狗,现在被这帮蛀虫养成了看家狗,还他娘会帮着数钱!”
倭寇从敌人变成了“合作方”,而这背后,是内部持续不断的“输血”。要彻底钉死这条链,还需要更关键的内部证据。
二狗充分发挥了他的市井智慧,目标锁定在“福顺号”上常年被船长打压、克扣赏钱的账房先生老钱,以及盐课司里因为不懂溜须拍马而被边缘化的小吏孙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