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点亮科技,蒸汽机船(2 / 2)
“这……这……这是……以水火相激之力,化为绵绵不绝之动,驱动万钧之物?”陈老的声音尖锐而颤抖,他猛地抬起头,浑浊的老眼里迸发出如同少年般炽热的光芒,一把抓住萧战的胳膊(差点把萧战拽个趔趄),“国公爷!这……这若是能成,船只将彻底摆脱风帆桨橹之束缚,无惧逆风逆流,可日夜不息,驰骋万里!这……这是夺天地造化之神器!真正的国之神器啊!!”
另一边,郑大师捧着铁甲舰的构造示意图,尤其是看到那清晰标注的水密隔舱设计和关键部位覆盖铁甲的思路,也是激动得满脸通红,胡须翘起:“妙!妙极!妙不可言!如此结构,船只犹如身着铁铠之壮士,抗沉性何止倍增!若再覆以此等铁甲,倭寇那些火箭火矢,挠痒痒乎?寻常炮石,恐难伤其筋骨!坚不可摧,真乃海上堡垒!”
看着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匠人如此失态,如同见了神仙显灵,来自沙棘堡的刘师傅抱着胳膊,歪着嘴,露出一副“基操勿六”的淡定表情,对旁边几个同样来自沙棘堡、憋着笑的工匠低声道:“瞅瞅,这就惊着了?格局还是小了点。咱们在堡里,连能自己吭哧吭哧往前拱的铁牛(蒸汽拖拉机)都弄出来好几台了,虽然个头笨重了点,跑起来比牛车快不了多少,还老趴窝,但原理嘛,大差不差!国公爷脑子里这些好东西,那都是常规操作,多跟跟就习惯了!”
他这话声音不大,却清晰地飘进了陈老等人的耳朵里。陈老和郑大师猛地转头,看向萧战,又看看一脸“我们见过世面”的沙棘堡众匠,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仿佛在审视一群来自天外的怪物。
萧战知道,直接把系统里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硬塞给他们,无异于对牛弹琴,他需要做个优秀的“翻译官”和项目总指挥。
他敲了敲蒸汽机图纸,用最接地气的话解释:“简单说,就是搞个大锅(锅炉)使劲烧水,水开了变成气(蒸汽),这气儿劲儿大,能顶着一个铁疙瘩(活塞)来回动,咱们再想办法把这来回的动,变成能让大轮子(明轮)或者水里那个螺旋片(螺旋桨)转圈圈的力,推着船跑!老刘,你们有造那笨铁牛的经验,这大锅怎么烧不漏气、怎么安全,铁疙瘩怎么做得严丝合缝还溜滑,是难点,你们组牵头攻关!陈老,您老负责整体布局和与船体结合的部分!”
他又指向铁甲舰图纸:“船骨头主要还是木头,但在关键地方,比如水线腰眼、放炮的胸口位置,给它镶上一层铁甲!就跟人打架穿盔甲一个道理!还有里面,用厚实的隔板分成一个个小房间,就算一个房间被捅破了进水,别的房间还是干的,船照样沉不了!郑老,这是您的强项,结构怎么才够硬,铁和木头怎么才能亲如一家不散架,您多费心!”
匠人们被他这番“人话”讲解点醒,虽然具体工艺、材料仍是漫漫长路,但前进的方向已然无比清晰,一个个摩拳擦掌,眼中燃烧着参与创造历史的兴奋火焰,恨不得立刻就去开工试验。
李承弘作为萧战的“编外弟子”,也被允许列席这次足以载入史册的“技术密会”。他听着萧战那些将高深原理比喻成“烧开水”、“穿盔甲”的粗俗讲解,看着陈老、郑老等业界泰斗激动得如同蒙童般手舞足蹈,再联想到沙棘堡那确实存在、会冒黑烟的铁牛,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感觉过去十几年读的圣贤书构建起来的世界观,正在咔咔作响,出现裂痕。
会后,他找到正在对着新到的物资清单龇牙咧嘴的萧战,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求知欲:“老师,学生愚钝……这些……宛如天外奇谈的构想,这些巧夺天工的机械原理,究竟……究竟源自何处?蒸汽之力,竟能驱动巨舰?铁甲覆船,真可浮于海上?这……这已然完全超出了圣贤典籍所载,超出了学生所能理解的天地常理了。”
萧战正心疼被贪官层层盘剥后缩水的物资,没好气地随口胡诌:“哦,这个啊,昨儿晚上梦里有个白胡子老神仙,踩着祥云过来,拍着老子脑袋硬塞进来的,你信不?”他见李承弘一脸“您看我像傻子吗”的表情,又换了副嘴脸,搂着他肩膀开始灌输“萧氏哲学”:“承弘啊,你这脑子,就是被那些之乎者也给框住了!这天地万物,运行自有其规律!火能烧水,水能成汽,汽有膨胀之力,这就是规律!木头能浮水,铁块要下沉,但把铁打成片子,做成空壳子,它也能浮,这也是规律!咱们读书,不是为了死记硬背先贤说了啥,而是要弄明白这天地万物为啥这样,然后利用这些规律,把它们拧成一股绳,为咱们所用!这叫格物致知,学以致用,高级着呢!懂不?”
李承弘沉默良久,看着萧战那副吊儿郎当却又仿佛能洞悉世界本质的模样,第一次开始严肃思考,或许……那些被斥为“奇技淫巧”的东西,真的蕴含着通往强大之路的钥匙?
蒸汽的蓝图带着灼热的气息铺开,铁甲的构想闪烁着冰冷的寒光。台州造船厂的目标,不再仅仅是木材的堆积和船坞的挖掘,更承载着一个时代强行跃迁的野望。然而,将脑海中超越时代的图纸变为现实中劈波斩浪的巨舰,这条道路注定崎岖坎坷,技术的天堑、资源的枷锁、以及来自朝野内外愈发凌厉的明枪暗箭,都将如同惊涛骇浪般考验着萧战和他这支刚刚集结起来的“技术远征军”。但无论如何,历史的指针,已经在这一声源于系统、响于意识的蒸汽鸣响中,被强行拨动,指向了一个未知而汹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