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压力的模型(1 / 1)
为“疯狗”系上估值的绳索,模型的弱点如同悬顶之利剑,但林小雨的眼神里,没有丝毫气馁,反而燃烧起更炽烈的斗志。既然现有的模型,无法洞悉对手的“意志”,那就创造一个能够衡量,其“疯狂”代价的标尺!
她立刻召集技术团队,宣布了新的研发方向。
“诸位,既然我们,无法读取他们的大脑,那就计算他们的‘痛苦阈值’!”林小雨的声音清冷而坚定,“我们要开发一个‘空头压力模型’!”
她快速在白板上,写下核心参数:
“第一,持仓成本分析。”她的笔尖,重重落下,“追踪他们建立,空头头寸的平均价格区间。价格越高,他们的安全垫越薄,维持打压的‘痛苦’就越大。”
“第二,杠杆率估算。”她写下第二个关键点,“通过他们使用的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融券。和可能的资金拆借渠道,反向估算其整体杠杆水平。杠杆越高,对价格波动越敏感,资金链越脆弱,‘爆仓点’越清晰!”
“第三,资金成本与时间损耗。”她圈出第三个要素,“计算他们维持头寸,所需支付的利息、期权时间价值损耗等。这是一把无声的锉刀,每天都在削弱他们的力量。”
“第四,关联性风险。”她画出几个,相互连接的节点,“分析不同空头账户之间的关联度。如果他们是一个高度联动的体系,那么攻击其中一个薄弱环节,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这个构想让整个技术团队为之振奋。如果说“狼群追踪算法”,是看清敌人招式的“眼”,那么“压力模型”就是,测算敌人内力深浅、寻找其命门的“尺”!
接下来的日子,工作室变成了,一个更加繁忙的数据战场。阿泰调动所有资源,疯狂挖掘着,一切与空头头寸,相关的碎片化数据:不同期限的借贷利率波动、场外期权市场的隐含杠杆、甚至通过,一些非常规渠道获取的、关于某些活跃空头机构,资金结构的市场传闻。
林小雨则带领核心算法成员,将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灌入新的模型框架,试图从中提炼出,那条关键的 “承受极限”曲线。
过程异常艰难。数据的噪音极大,许多关键信息被刻意隐藏。模型经历了,无数次推倒重来。
直到一个深夜,主屏幕上,一条蜿蜒的、带着多个压力标记的曲线,终于在一次模拟运算中,清晰地浮现出来!
这条曲线,综合了成本、杠杆、时间损耗和关联性,直观地展示了,在不同股价位置,空头阵营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心理压力和爆仓风险!
“成功了……”一个团队成员看着那条曲线,喃喃自语。
“看这里!”林小雨放大曲线的一个陡峭区间,“当股价反弹超过这个临界点,根据模型计算,空头阵营中,杠杆最高的那几个账户,将开始面临严重的追加保证金压力!如果他们无法补充资金,就将被迫平仓,从而引发反向的上涨动力!”
阿泰凑过来,独眼放光:“他娘的!这不就是,给那些‘疯狗’套上了缰绳吗?咱们能看清楚,他们到底有多‘疯’,‘疯’到什么价位,自己就先扛不住了!”
林小雨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没错。这个模型,无法阻止他们‘疯狂’,但可以给他们的‘疯狂’标价!我们可以知道,为了将股价打压到某个位置,他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承担多高的风险。”
她看向柯景阳:“现在,我们不仅知道,他们会如何出拳,还能大致判断出,他们为了打出这一拳,自己承受了,多大的反作用力。当反作用力,超过他们的骨骼(资金)能承受的极限时……”
“就是他们拳头折断的时刻!”柯景阳接话道,他的目光锐利如鹰,与林小雨的视线在空中交汇,充满了无需言喻的默契。
“数字利剑”已然淬火升级,不仅更加锋利,更具备洞察敌人内腑的“透视”之能。
反击的武器库中,再添一件,足以改变战局的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