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空间制药坊(2 / 2)
苏婉逐条核对编号与病案,发现复热者多集中在城北两坊,用药时间相隔不足六时辰。她取出对应药瓶,检测后确认:柴胡残留量不足,药力中断。
她当即下令,旧药全面回收,改发改良版。同时调整分配策略,城北区域每人限领一瓶,须凭旧瓶换取,以防囤积冒领。
又两日,李瑶遣人送来一批新制标签。纸面坚韧,背面以极细墨线印着数字,每张不一。苏婉认出这是她此前所授的编号逻辑——批次、日期、生产序号三位一体。
她将标签贴于新瓶,令学员在登记簿背面同步抄录。自此,每粒药丸皆可追溯源头。
某夜,苏婉复检空瓶,发现编号“07”的瓶口火漆有轻微刮痕,似曾被撬开后重封。她未声张,只将此瓶单独置入药柜,锁死暗格。
数日后,阿禾归报:北市茶肆一角,有人持空瓶向药贩询价,欲购“李氏退热丸”。对方出价十文一粒,远高于市面草药价。
苏婉令其原样应承,约定三日后交货。她命阿禾携一瓶改良药赴约,瓶身仍刻“07”,但内中药丸已换为无药效的蜜蜡模拟品,蜡心嵌有微量朱砂粉,遇热则显。
交货当日上午,苏婉在密室启动空间监察功能。制药匣微光闪动,显示“编号07”药剂已被非授权者开启,地点位于城西破庙。
她将信息誊录于密笺,封入黑漆木匣,交由王二转呈李毅。
当夜,阿禾归来,发梢微乱,掌心有擦痕。她低声禀报:药贩接货后未拆验,直接藏入麻袋,由两名粗汉抬走,行踪不明。
苏婉取来清水与皂角,亲自为她清洗掌伤。药棉沾湿,擦过指缝,带出些许灰黑泥屑。
她将药棉置于灯下细看,又取一滴清水滴于其上,水痕边缘泛出淡淡青绿。
苏婉起身,将棉片投入火盆。火光映在她脸上,明暗不定。
她打开制药匣,调出“风热清解丸”全部生产记录,逐项核对药材来源。黄芩出自北岭坡地,金银花采自流民营边,柴胡则由医学院学员集体采挖于东沟。
唯独甘草——记录显示,三日前由王二从县中药铺代购三斤,批号“巳三”。
她取出一截库存甘草,切片,滴入试剂。片刻后,切面浮现细密红点,如血丝蔓延。
苏婉合上匣盖,静坐良久。
次日清晨,她召阿禾至密室,递出一只新瓶。瓶身无编号,只刻一道波浪细纹。
“若那人再寻你,”她说,“便将此瓶交他,只说:‘旧药已断,新方须验。’”
阿禾接过,瓶身微凉。她欲问,见苏婉闭目调息,终未开口。
她退出内室,院中已有学员等候。药箱整齐排列,每只箱角皆钉有小瓷瓶,瓶身编号清晰。
阿禾将新瓶放入自己箱中,扣紧搭扣。
她抬手整理袖口,发现指腹还沾着昨夜泥屑。她未去擦,只将手缓缓握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