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归尘(1 / 2)
诗曰
百年风雨入残篇,一抔黄土掩苍烟。
竹院空余旧时月,梅罐犹存未了缘。
孙辈不知前辈事,炉灰自冷灶膛边。
人间最是留不住,唯有清风记岁年。
一、旧宅
星历120年的清明,细雨斜斜地织着,把林府的青瓦洗得发亮。林砚之撑着把油纸伞,站在朱漆斑驳的大门前,看着门楣上那块“林府”匾额——漆皮剥落处露出底下的木纹,像老人手背暴起的青筋。这是他第一次踏足曾祖父林骁留下的老宅,手里捏着的黄铜钥匙,是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说“去看看吧,那里有你该知道的事”。
推开大门时,铁锈的门轴发出“吱呀”的响,惊飞了檐下的几只麻雀。庭院里的青石板缝里长满了青苔,当年林骁亲手扎的竹篱早已朽烂,只剩几根歪斜的竹条,像散落的骨牌。廊下的木架还在,上面摆着个青釉梅罐,罐口的红布结早已褪色成灰白,被雨水泡得发沉。
“这是……”林砚之蹲下身,指尖拂过梅罐上的冰裂纹。他在史料里见过这只罐,是曾祖母苏约用来酿青梅酒的,星历67年的《江南风物志》里,还印着林骁倚着木架品酒的照片,那时的他鬓角已白,却笑得眼里有光。
正堂的门虚掩着,推开门,一股混着霉味和尘土的气息涌出来。墙上挂着幅褪色的全家福:林骁坐在中间,手里抱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那是他的姑奶奶林晚;旁边的林毅穿着军装,意气风发;苏约站在最右,围裙上还沾着面粉。照片下方的条案上,摆着个粗陶糖罐,罐口缺了块,是史料记载里林毅小时候摔的。
林砚之的指尖划过照片里林骁的脸。作为星际历史系的研究生,他曾在无数文献里读到这个名字:黑渊战役的英雄,林氏航运的创始人,却在晚年突然隐退,带着家人回到这处江南老宅。史料里的林骁是铁骨铮铮的战士,可照片里的他,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的,分明是化不开的柔。
二、残卷
雨停时,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条案下的一个木箱上。箱子是樟木做的,带着淡淡的香,锁是老式的铜锁,林砚之用钥匙捅了半天,才“咔哒”一声打开。
里面铺着块星蓝花布,布上放着几本泛黄的日记。最上面的一本封面写着“星历50年”,字迹遒劲有力,是林骁的笔迹。林砚之翻开第一页,纸页脆得像枯叶:
“今日教毅儿扎竹篱,他总把竹条弄反,像只笨手笨脚的小熊。苏约在廊下晒梅干,说等晚丫头回来做糕。风穿过竹院时,像在说‘都回来吧’。”
再往后翻,字迹渐渐潦草,有些地方还沾着褐色的斑点——是血?林砚之的心一紧。那是星历53年的记录:
“黑渊的伤又犯了,夜里咳得厉害。苏约用梅枝炭给我暖手,说‘活着比什么都强’。毅儿寄来的星港照片里,晚丫头长了两颗新牙,笑得像只偷糖的猫。”
最厚的那本日记,记到星历72年就断了。最后一页只有一句话:
“竹篱的最后一根竹条,毅儿补上了。他的手像我当年一样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