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老匠怒掷褪色绣,暗探窥伺桑苗田(2 / 2)
姜芸心里一紧。合作社的桑田是昨天才决定要扩种的,除了合作社的人,没几个人知道 —— 那个人十有八九是山崎的人。她快步走向桑田,刚到田埂边,就看见几棵桑树苗的叶子上有被掐过的痕迹,泥土里还留着半个脚印,看尺码像是男人的。
“他们在打听固色剂的配方,现在又来盯桑田,” 姜芸蹲下来,摸了摸被掐过的桑叶,叶子的断口还很新鲜,应该是刚掐没多久,“看来山崎没打算放弃,咱们得抓紧时间。”
林晓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记上 “桑田加派人手看守”。“对了姜姐,县农业站的王站长刚才给我打电话,说可以帮咱们联系桑苗供应商,还能派技术员来指导扩种,就是得等半个月才能有苗。”
“半个月太长了,” 姜芸摇摇头,“咱们现在的桑叶只够做小批量实验,要绣《松鹤延年图》,还得要更多新鲜桑叶。你跟王站长说,能不能先从别的合作社调些桑苗过来,运费咱们自己出。”
正说着,小满急匆匆地跑过来,手里比划着什么 —— 她早上去仓库整理绣线,发现少了一小捆没经过固色的金线,问了值班的绣娘,说昨晚只有刘翠花来过合作社。
姜芸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刘翠花自从上次被山崎坑了之后,就没再来过合作社,这次突然回来,还拿走了金线,肯定没好事。“林晓,你去查查刘翠花的行踪,” 姜芸语速加快,“小满,你跟我去仓库看看,少的金线是不是咱们之前留着做对比的样品。”
仓库里的绣线都按种类摆得整整齐齐,只有最里面的货架上,少了一捆明黄色的金线 —— 正是上次用灵泉浸泡过的老金线,也是姜芸特意留着做对比的样品。小满在货架旁边的地上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用铅笔写着 “山崎先生要的东西,我带来了”,字迹歪歪扭扭,是刘翠花的笔迹。
“她把老金线给了山崎,” 姜芸捏着纸条,指节泛白,“山崎是想拿老金线做对比,找出咱们固色剂的弱点。”
林晓这时也赶了回来,手里拿着手机:“姜姐,我查到了,刘翠花早上坐大巴去了省城,有人看见她跟山崎的助理碰了面。还有,我刚才给李工打电话,他说化工厂的固色剂库存不多了,而且供应商那边说‘最近货源紧张’,可能要断货。”
姜芸走到仓库门口,看着远处的桑田。晨光已经升得很高,桑树苗在风里轻轻摇晃,像在提醒她时间紧迫。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对林晓和小满说:“固色剂断货没关系,咱们可以自己配;山崎要对比金线也不怕,只要咱们的《松鹤延年图》绣得好,老匠人自然会认可。”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仓库墙上挂着的 “苏绣传承” 牌匾上,声音变得更坚定:“林晓,你继续跟农业站对接桑苗,再联系几家本地的化工厂,看看能不能自己生产固色剂;小满,你帮我准备绣绷和丝线,从今天起,我就在这里绣《松鹤延年图》,一天绣四个小时,绝不耽误。”
小满用力点头,用手语比划着 “我陪你一起绣”。林晓也握紧了手里的小本子:“姜姐,你放心,桑苗和固色剂的事,我一定办好。”
姜芸看着她们,心里忽然踏实了许多。她知道接下来的一个月会很难,有老匠人的质疑,有山崎的阻挠,还有固色剂和桑苗的难题,但只要她们一起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她转身回到仓库,拿起一根新金线,轻轻缠在绣针上。金线在阳光下泛着光,像一条小小的金蛇,顺着她的指尖慢慢游走。她想起母亲曾经说过的话:“绣娘的手,能把石头绣成花,也能把难关绣成路。”
而此刻,合作社外面的大路上,一个穿黑衣服的男人正躲在树后,用手机拍着仓库的窗户。他把照片发给 “山崎助理”,附带一条消息:“姜芸开始绣新作品了,用的是新金线。桑田那边已经做了标记,随时可以动手。”
手机屏幕暗下去的瞬间,男人抬头看了眼仓库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转身消失在路边的树林里。风穿过树林,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