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匠心为引,戾气初消(2 / 2)
姜芸靠在冰冷的玻璃上,缓缓闭上了眼睛。意识沉入空间。
灵泉池边,那些狰狞的红色纹路,果然消退了不少,只剩下几道淡淡的、像血丝一样的痕迹,缠绕在池底的淤泥上。水质也不再那么浑浊,虽然无法恢复到最初的清澈见底,但已经能映出她模糊的倒影。
那本民国绣娘日记,正静静地摊开在池边的石台上。
上面不再是“泉水竭,匠心续”,也不是“救恶者,泉反噬,宿主折寿”。而是一行新的、仿佛刚刚用朱砂写就的小字:
“戾气可化,根脉难消。清泉待涤,以诚为引。”
姜芸伸出手指,轻轻触碰那行字。指尖传来一丝温热。
她明白了。
用匠心唤醒张强,化解的是他身上的“戾气”,那股由贪婪和痴狂凝聚的负面能量,所以灵泉的反噬得以缓解。但张强犯下的“罪”,那泄露根脉的“因”,却像一道刻痕,留在了灵泉之中,无法轻易抹去。
想要让灵泉彻底恢复,需要的不仅仅是匠心,更是“诚”——是犯错者真诚的悔悟,是守护者坚定的信念,是整个集体对“根”的敬畏与扞卫。
这,才是真正的“匠心续”。
她睁开眼,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世界,心中的迷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和坚定。
回到病房时,王桂香已经帮儿子擦干了脸,正一小口一小口地喂他喝米粥。阳光透过窗户,将这一幕染上了一层柔和的暖光。曾经的剑拔弩张,此刻化为了劫后余生的相依为命。
姜芸没有说话,只是将一个随身携带的小布包放在了床头柜上。
她打开布包,里面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一个小小的绣绷,绷着一块素色的绸缎,还有几团最普通的丝线,和一根绣花针。
这是她初学刺绣时,张师傅给她的第一套工具。
张强的目光落在那个绣绷上,眼神微微一颤。
“强子,”姜芸的声音平静而温和,“你的手,还记得怎么拿针吗?”
张强抬起自己那双因为长期不绣而有些生疏的手,看着上面因昏迷而留下的针孔和淤青,久久没有说话。
“从最基础的‘平针绣’开始,”姜芸将绣绷递到他面前,“一针,一针,顺着丝线的纹理走。不要急,也不要想别的。就想着,这一针下去,是要把丝线的根,扎进布里。”
她没有说“我原谅你”,也没有说“你要补偿”。她只是给了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一个用最质朴的劳作去洗涤灵魂的方式。
张强伸出颤抖的手,接过了那个小小的绣绷。他的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绣框,像是触到了某种失落已久的东西。他拿起针,穿上线,动作笨拙而僵硬。
第一针,扎下去,歪了。
第二针,拉线,用力不均,线迹松垮。
他没有气馁,也没有抬头。只是低着头,像一个刚刚启蒙的学童,专注地,笨拙地,一针,又一针。
王桂香看着儿子的侧脸,泪水无声地滑落。这一次,是欣慰的泪。
姜芸静静地站在床边,看着那根在绸缎上艰难前行的绣针。阳光照在针尖上,反射出一点微弱却执拗的光。
她知道,苏绣的根,不仅仅在灵泉里,在绣品中,更在这一针一线的传承里,在人心的救赎与坚守里。
这场危机,还远没有结束。山崎的阴谋像一片乌云,依旧盘旋在合作社的上空。但此刻,在这间小小的病房里,一颗被匠心唤醒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
它能否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无人知晓。
但姜芸愿意等。
她等他,用一针一线,绣回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