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古巷寻根,残碑映印显同心(2 / 2)
陈默似乎没有追问的意思,只是围着石碑拍了几张照片,又问了些关于苏绣技法的问题,才转身离开。张强看着他的背影,眉头紧锁:姜姐,我觉得他不像记者,刚才他看传承印的眼神不对。
张师傅也点了点头:小心为上,当年沈先生就是被汉奸出卖,才不得不烧毁绣庄。咱们今晚先找地方住下,明天再和李工商量,看看能不能看看地基下的情况。
晚上住在巷口的民宿里,姜芸躺在床上,打开灵泉空间,看着那本《沈玉珍绣谱》。绣谱的第一页写着:护印非一人之事,需聚天下绣娘之心。后面画着一张分布图,标注着全国各地的护印人据点,其中一个据点的标记,和林晓提到的国际非遗展的举办地重合。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林晓发来的消息:玛利亚说,国际非遗展的日本代表团里,有个叫山崎裕太的人,是山崎雄一的弟弟,他提交的参展作品,和咱们合作社的《百鸟朝凤》很像。另外,警方查到陈默和山崎株式会社有资金往来。
姜芸的心跳瞬间加快,她抬头看向窗外,绣娘巷的灯笼已经熄灭,只有远处的评弹声还在断断续续地传来。她想起陈默白天的样子,想起他相机里的照片,突然明白他是来打探祖祠线索的,目的是帮山崎裕太在非遗展上抢占先机。
第二天一早,众人来到施工工地,李工已经在地基旁等着了。昨天挖地基时,又挖出了些东西。他指着一个木盒,里面放着几枚锈迹斑斑的银针,还有一块绣着荷花的丝帕,丝帕上的荷花绣样,和姜母红绸上的一模一样。
王桂香拿起丝帕,手指抚过绣线,突然哭了:这是你娘当年绣的,她绣完这帕子,就跟着沈先生去了上海。她抹了把眼泪,当年我拦着她,说女人家在家好好过日子就行,现在才知道,她是去守护苏绣了。
姜芸接过丝帕,能感受到丝线里残留的温度。她蹲下身,看着地基深处,那里的泥土泛着淡淡的湿润,灵泉空间里的池水也跟着轻轻波动。她突然明白,灵泉的主脉就在祖祠的地基下,只要集齐护印人的铜片,就能激活主脉,到时候,山崎的专利阴谋自然不攻自破。
就在这时,张强突然跑了过来,手里拿着手机:姜姐,李工说地基下发现了个密室!众人跟着李工走到地基中央,那里有个方形的洞口,里面透出微弱的光线。姜芸拿起传承印,率先走了下去,楼梯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墙壁上刻着一幅幅绣娘劳作的浮雕。
密室的中央,放着一个石制的绣绷,绣绷上绷着块残破的丝绢,上面绣着一幅《百鸟朝凤》,绣线的技法和姜芸的盲绣技法如出一辙。丝绢的旁边,放着一个铜制的盒子,上面刻着护印人信物五个字。
姜芸打开铜盒,里面放着三枚铜片,和她手里的拼在一起,正好是一朵完整的荷花。当最后一枚铜片归位时,石制绣绷突然发出金光,丝绢上的《百鸟朝凤》仿佛活了过来,鸟儿的羽毛在金光中渐渐清晰。灵泉空间里的池水剧烈涌动起来,一道水柱冲天而起,在空中形成了一个荷花形状的光晕。
这是灵泉主脉被激活了!张师傅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有了主脉的力量,咱们的苏绣技法就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山崎想偷咱们的技法,再也不可能了!
姜芸看着空中的荷花光晕,突然想起绣谱上的话:聚天下绣娘之心。她拿出手机,给林晓发了条消息:准备参加国际非遗展,咱们要在展会上,聚齐各地的护印人。她知道,山崎裕太的挑战已经开始,但这一次,她不再是孤军奋战。
离开工地时,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下来,落在绣娘巷的青石板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张强背着双肩包,里面装着新发现的铜片和绣帕,脚步比来时更坚定了。王桂香手里拿着那朵拼好的荷花铜片,走在姜芸身边,轻声说:你娘要是看到现在的样子,肯定会很欣慰。
姜芸抬头看向巷口的灯笼,阳光照在灯笼上,映出温暖的光晕。她握紧手中的传承印,感受着灵泉主脉传来的力量。她知道,非遗展上的博弈还在等着她们,山崎裕太的阴谋还没揭穿,还有更多的护印人等着她们去寻找,但她不再害怕了。
远处的评弹声又响了起来,唱的是《牡丹亭》里的词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姜芸却觉得,苏绣的姹紫嫣红,从来没有付与断井颓垣,它在一代又一代绣娘的手中,在传承印的光芒里,在护印人的同心协力中,正开得越来越艳。
上车离开苏州时,姜芸回头看向绣娘巷,老槐树下,李工正拿着那本《苏绣祖祠志》,和几个工人讨论着什么。她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非遗展见,护印人已聚齐半数。短信的末尾,画着半朵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