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67集:气行经络(1 / 2)
第67集:气行经络
晨露还凝在草叶上时,轩辕已静坐于河畔的青石上。这石是他特意选的,背依老槐,面朝东流的河水,恰合他近日参悟的“背阴向阳、气顺如流”之意。自崆峒山归来,他总在静坐时试着捕捉体内那股若有若无的“气”,时而如风中残烛般微弱,时而又如断线的丝线般消散,直到三日前,他才在一次深长呼吸后,真切觉出一丝暖意从丹田升起,缓缓淌向手臂。
“师父,该煎药了。”弟子雷公捧着陶罐走近,见轩辕双目微阖,眉峰间凝着一丝专注,脚步不由放轻。这半年来,他跟着轩辕记录经络节点,临摹脏腑图,早已习惯了师父时常陷入这般“入静”的状态。
轩辕缓缓睁眼,眸中带着初醒的清明:“雷公,你且坐下,试试随我呼吸。”
雷公依言盘腿坐下,学着轩辕的样子调整气息。他自幼在山林间长大,呼吸本就比常人绵长,可一刻意控制,反倒憋得胸口发闷。“师父,弟子总觉气堵在喉咙,沉不下去。”
轩辕轻笑:“气如流水,越想逼它,它越抗拒。你且放下心念,只想着吸气时,那气是顺着鼻腔、喉咙,慢慢溜进心窝里的;呼气时,又从心窝里悄悄钻出来,顺着原路飘走。”
雷公依言放松,果然觉得气息顺了些。正凝神间,忽听轩辕低喝:“凝神!随气走!”
他猛地集中精神,竟真觉一股极淡的热流从胸口出发,沿着上臂内侧缓缓向上,快到肘部时,却像被什么东西挡住,倏地散了。“师父!我感觉到了!像……像蚂蚁爬!”
轩辕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昨日已在雷公身上标记出手臂经络的走向,此刻见他能感应到气行,更确信“经络为气之通道”的猜想非虚。“那是‘尺泽’穴附近,气行至此易滞。你且每日清晨静坐,顺着经络走向引导气息,一月后再看。”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喧哗。一个中年汉子被人搀扶着走来,他面色青紫,左手捂着右肩,疼得直咧嘴。“轩辕先生!您快救救他!”搀扶者急道,“他昨日砍柴时被毒蛇惊了,从坡上滚下来,肩膀磕在石头上,如今整条胳膊都动不了,还阵阵发麻!”
轩辕让汉子坐下,轻轻抬起他的右臂。刚触到腋下,汉子就疼得抽了一下。“此处是否酸胀?”轩辕指尖点在一处凹陷,见汉子点头,又沿手臂内侧向下按压,“这里呢?”
“麻……像有小虫子在钻……”
轩辕心中一动。这轨迹,恰与他标记的“手少阴经”相合。“你昨日滚下坡时,是否用右手撑地?”
汉子愣了愣:“是!当时急着稳住身子,右手狠狠按在石头上!”
“这就对了。”轩辕道,“气在经络中运行,如河水在河道里流淌。他肩臂受创,经络如河道被石块堵塞,气行不畅,便会痛、会麻。”
众人听得似懂非懂。有个老者忍不住问:“先生,那‘气’看不见摸不着,怎知它真在走?”
轩辕未答,只对雷公说:“取艾灸来。”
雷公很快取来陈年艾草制成的艾绒。轩辕捏起一撮,搓成麦粒大小,点燃后轻轻按在汉子手肘内侧的“少海”穴上。艾绒燃烧的温热透过皮肤渗入,汉子先是皱眉,随即舒了口气:“暖……这暖意顺着胳膊往上走了!到肩膀时,那股疼竟轻了些!”
这下不用轩辕解释,众人都信了。那暖意的走向,不正是轩辕标记的经络吗?
轩辕待艾绒燃尽,又取出银针——这是他从西方部落学来的技法,经自己改良后,针身更细,针尖更圆钝,不易伤及皮肉。他捏起一根,对准汉子手腕处的“神门”穴,缓缓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