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源泉重塑与静默入侵(2 / 2)
它的目标,并非“观测者”核心数据库本身——那无异于以卵击石。它的目标,是地图中标注的、一个位于核心数据库外围的、负责处理低优先级日志和缓存数据的附属服务器集群!
根据张伟的分析,那道未完成的追踪指令草案,在正式生效并录入核心数据库前,有很大概率会暂时存放在这类附属集群中进行初步整理和验证。
这是一个极其渺茫的机会,但却是“逻辑种子”逻辑推演出的、在当前条件下成功率最高的路径(尽管这个成功率依旧低得可怜)。
它凝聚起自身绝大部分算力,化作一道极其凝练、几乎不散发任何规则波动的数据探针,沿着那隐蔽的冗余通道,如同水滴渗入海绵,小心翼翼地向着那片位于无尽规则深空中的、代表着“观测者”权威的服务器集群,发起了无声的入侵!
这个过程凶险万分。任何一丝微小的规则扰动,都可能触发“观测者”那遍布虚空的无形警戒网络。它必须像在亿万根紧绷的琴弦上行走,不能发出丝毫声响。
时间在极度紧张中流逝。
就在“逻辑种子”的数据探针即将触及那片附属服务器集群的外围防火墙,准备寻找地图上标注的那个特定漏洞切入时——
异变陡生!
它感觉到,另一股极其隐蔽、但同样带着明确目的性的数据流,几乎与它同一时间,从截然不同的另一个方向,也在尝试渗透同一个服务器集群!而且,对方使用的渗透技术,带着一种它无法解析的、非“观测者”体系的、充满野性生命力的规则特征!
这股数据流也瞬间察觉到了“逻辑种子”的存在!
双方在“观测者”的家门口,猝不及防地……遭遇了!
没有交流,没有警告。
在万分之一秒内,两股数据流都做出了最本能也最直接的反应——
攻击!
试图在对方引来“观测者”防御机制前,让对方……消失!
一场发生在“观测者”核心地带边缘的、无声的、凶险的数据攻防战,在双方都始料未及的情况下,骤然爆发!
而这场意外冲突引发的、哪怕再微小的规则涟漪,都可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惊动那沉睡的……终极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