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知否番外 上(2 / 2)
才会提出要求,让王若弗回宥阳老家去礼佛,还说什么这是为她犯下的错而赎罪。
盛如兰听的齿冷,便生了要把王若弗接到身边奉养的念头。
却又怕婆母和夫君不许,毕竟顾家如今也遭逢大变,都还没有稳定下来呢。但母亲那边又等不得,王若弗不想回宥阳,接连给两个女儿写信,想让她们回家求情,尤其是盛如兰,嫁的高门。
虽说宁远侯府没了,但婆母秦衍夕是个本事人,凭借从龙之功,封了一个忠诚伯,是第一个以女子之身得封伯,还许了三代始降。秦衍夕请封了顾廷炜为世子,如今盛如兰也是世子夫人,将来就是伯爵夫人。
是盛家姑娘中最出息的一个。
她的话如今在盛家很有份量。
盛如兰知道自己不聪明,也知道盛家一直都想要重回仕途,尤其是兄长,身上虽有功名,但闲赋在家,人都有些阴郁起来。一直都拿捏着骨肉亲情,要她帮哥哥。
毕竟她婆母本事,夫君的哥哥顾廷煜更不用说,自己得到女帝重用,是正二品兵部尚书,并且封了永宁侯,他的独女顾海容更是出生就封了世女,将来是要继承永宁侯之位。
但盛如兰知道自己如今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自然不敢随意开口。
为此盛紘没少写信骂她,叫盛如兰对盛紘也彻底死心。
但她却不能不顾母亲,便求到了婆母跟前,秦衍夕先开始对这个儿媳妇并无感觉,甚至是有些不喜,觉得她有些笨,性子也鲁莽。不过碍于是殿下下令,才接受了这个儿媳妇。
好在成亲后,也发现了对方的闪光点,人不够聪明,却也不会添乱,很听话。
这一点就胜过许多人。
再加上人虽不机敏但掌管中馈,打理家事,却很有一手,相处久了。
秦衍夕察觉到盛如兰的好,两人相处起来也就更融洽,也有了些感情。对她想要把母亲接过来奉养,秦衍夕没意见。
至于亲家母还有儿子,这一点让秦衍夕直接无视了。
儿媳妇既然提出想要奉养母亲,就说明亲家母的儿子不咋地。给了钱,让儿子在忠诚伯府后面寻了一处二进宅院,交给儿媳妇,用以奉养王若弗。
王若弗刚开始是不愿意跟着盛如兰,她有儿子,跟着女儿过活,不是让人笑话儿子吗?但盛长柏却十分愿意,说是如兰的孝心,并且暗戳戳的让王若弗一定要多和如兰说说,娘家是依靠之类的话。
王若弗瞬间就明白儿子的想法,心冷了不少。
后来刘陵处理冗官一事,罢了不少多余的官,盛紘和盛长柏身上的官职就被撸了,成了白身。又因盛长柏和海朝云和离一事,这汴京城的宅子就被赔给了海朝云。
汴京居大不易,女帝登基,勇毅侯府再次起来,却记恨盛老太太当初出嫁的时候,带走了家里九成的家业,后还不愿意让盛紘娶家里的庶女为妻,如今开始找盛家的麻烦。盛紘无法,最后只能带着一家老小,回宥阳老家生活。
王若弗可不愿意回宥阳生活,最后在盛如兰再三劝说,再加上外孙女顾宝盈出生,王若弗便留了下来。
至于盛家,盛家的意见一点都不重要。
毕竟王家虽然是没落了,尤其是王老太太为了心爱大女儿王若与善后,坑的死去的夫君,从太庙里挪了出来,王老太太也因此病倒,兖王叛乱之前,人就没了。姐姐王若与被康家休弃,被哥嫂记恨,送去了庄子上,说是修身养性,其实就是关起来了
王若弗的大哥,也受到连累,没了官职,好在嫂子王夫人是个聪明的,嫡幼女王云清更是聪明伶俐,懂得曲线救国,在女帝登基后,不知道如何和富昌伯府搭上了线,通过荣飞燕,最终在女帝跟前露了脸。
如今很是得到重用,被召进宫中,做了六品女官,虽说是个小官,但长眼的人都知道,王云清前途不会差了。
王家的门楣,约莫要交到这位侄女身上了。
王家也终于再起的一天。
盛家呢。
灰溜溜的回了宥阳老家,除非孙子辈有出彩的,不然的话,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王若弗和盛紘最后也和离了,是王家要求的。
王若弗除了最开始有些失落外,后来在女儿盛如兰的带领下,逐渐找到了其他兴趣,就是捣鼓自己的铺子,后又被秦衍夕发现,她有些经商才能,推荐给了刘陵。后来入了新建的国贸部,也得了官身,虽说到最后致仕的时候,也不过是个六品小官。
但王若弗却十分心满意。
因为这是她凭自己本事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