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在实干与容错中开创未来”(2 / 2)
会议结束后,几位高管纷纷走向张小慧,表示祝贺。而陆彬则快步走回自己的办公室,他的步伐坚定,仿佛刚才的决策只是下一场更大战役的开始。他知道,表彰过去和清理闲人是为了更好地聚焦未来,而公司的下一个十年,必将由今晚这样敢于“在干中学”、并能最终打胜仗的团队开创。
会议结束后,走廊里的气氛依旧微妙地涌动着。几位反应迅速的高管围在张小慧身边,握手和祝贺声此起彼伏。张小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一一回应,但目光却不自觉地追随着陆彬消失在走廊尽头的背影。
她明白,这份擢升并非单纯的奖励,更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以及将她推至集团战略前台的明确信号。
与此同时,在办公室的茶水间和卫生间里,另一些压低的交谈也在进行。 “成立新事业部?动作可真快……”
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低声对同伴说。 “哼,不过是借题发挥。敲打闲人是假,给他自己的人马铺路才是真。”
同伴抿了一口咖啡,语气不无讥讽,“全球协同?听起来美好,做起来就是个烧钱的无底洞。”
“就看张小慧能不能玩得转了。玩不转,今天捧得多高,明天就摔得多惨。”
陆彬回到办公室,并未立刻坐下。他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的璀璨灯火。刚才会议上那些闪烁的眼神、谨慎的恭维以及隐藏的疑虑,他都看得清清楚楚。他知道,成立新事业部的决定必然会触动原有的一些利益格局,引来猜忌和阻力。
但他更相信,鲶鱼效应才能激活一池春水。他将张小慧和她的团队树立为标杆,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在这个公司,论功行赏,但功绩是靠“干”出来的,而不是“混”出来的或者“吹”出来的。那些背后的窃窃私语,恰恰是他想看到的反应——要么跟上,要么出局。
他按下内部通讯键,语气平静无波:“通知战略投资部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半小时后到我办公室开会。我们需要尽快敲定新事业部的初步预算和核心骨干名单。”
另一边,张小慧终于摆脱了人群,回到了自己的临时办公室。她关上门,深吸了一口气,脸上职业性的笑容渐渐褪去,显露出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锐意和思考。
她打开电脑,调出庆典项目的全盘总结和那些跨国企业的合作问询函。
她知道,陆彬要的不是一个只会执行活动的行政总监,而是一个能开拓疆域的将领。
新事业部的第一枪必须打响,而突破口,或许就在这些主动找上门来的合作意向中。
她迅速在日程表上标出几个重点,决定明天一早就组建一个精干小组,优先评估这几个项目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