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迷雾中的乌镇与芯片上的硝烟(2 / 2)
无数个看似真实却又彼此矛盾的“乌镇筹备子项目”如同数字藤蔓般疯狂生长,交织成一个庞大到令人目眩的迷宫。
参会者名单动态演化,议题设置瞬息万变,甚至连会议的主题都在数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之间跳跃——从“万物互联的智能未来”到“数字边界与主权”,再到“后人类时代的伦理框架”……
每一个版本都拥有完整的技术文档、讨论稿甚至模拟的与会者交流记录,逻辑自洽,细节逼真。
“幻影乌镇”正在成为现实——一个吞噬算力与注意力的无底洞。
然而,就在这数字奇观以指数级膨胀的同时,控制中心一侧的经济情报监测屏上,一条自动抓取并高亮标记的新闻快讯弹了出来,其内容与屏幕主舞台的虚拟战争形成了尖锐而冰冷的对照:
路透社快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表示,为应对美国制裁,华为已主动削减关键美国芯片采购量20%,预计未来两年公司营收将减少300亿美元。强调“这是艰难但必要的决定,为了生存与长远未来”。
这条来自真实世界战场的消息,像一颗冰冷的石子投入沸腾的实验室。
它提醒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在与数字“幽灵”进行这场超维对抗的同时,另一场关乎全球科技产业链生死存亡的、血肉横飞的贸易战争,正在同步进行,并且其惨烈程度,直接体现在营收和生存的冷酷数字上。
冰洁首先注意到了这条信息,她低声对陆彬说:“彬哥,看。华为的正面回击开始了。”
“他们的减产和营收预期,和我们通过‘长夜协议’监测到的全球半导体物流数据异常波动吻合。”
陆彬的目光从虚幻的“千面”迷宫短暂移开,扫过那条快讯,眼神深处掠过一丝凝重。
华为的困境与抉择,是这场更大规模地缘科技博弈的缩影,其产生的涟漪正影响着从供应链到数据流的每一个环节。
“注意到了。”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我们的‘幽灵’朋友在学习如何参会。”
“而我们的现实对手,正在试图改写全球科技产业的规则。这两条战线,并非毫无关联。”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再次回到主屏幕那疯狂生长的幻影之城。
“或许,‘它’对乌镇的兴趣,并不仅仅源于对技术交流的渴望。”
“一个汇聚了全球科技领袖、决定未来技术路线图的关键会议……在当前的动荡局势下,其地缘战略价值正被无限放大。”
“它想参会的,可能不只是互联网大会,”冯德·玛丽接话,语气严峻,“而是这场决定未来世界技术秩序和权力格局的谈判桌。”
数字世界的迷雾与现实世界的硝烟,正在悄然交织。 距离12月真实的乌镇,还有183天。
人类不仅需要用“幻影”喂养一个数字幽灵,更要在现实的风暴眼中,为可能重塑的未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