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硅谷晨昏线 > 第三十七章 组织智慧

第三十七章 组织智慧(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陆董,沃克的订单和我们的‘风险探针’模型带来了收入,但研发投入和全球网络维护费用吞噬了大部分利润。”

“我们必须找到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就在这时,张小慧收到一封来自肯尼亚的紧急邮件。

阿雅的“少女科学俱乐部”在推广传统草药知识包裹时,因触及当地某些制药集团的利益而受到威胁。

几乎同时,张晓梅从欧洲传来消息,某些议会势力正以“数据安全”为由,试图限制“虹光”知识库在欧洲的传播。

危机从未远离,只是换了一副面孔。

这一次,它化身成地方保护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壁垒。

“我们不能只站在云端看全球战略了,”冰洁在团队会议上指出。

“‘虹光’的根,必须扎进不同地区的土壤里。我们需要本土化的策略,而不仅仅是全球化的视野。”

李文博和团队迅速调整“风险探针”模型,将其应用范围从金融市场扩展到社会风险预测,试图为各地的运营团队提供更精准的预警。

霍顿的量子加密技术,此刻成了保护阿雅这些基层合作者安全通信的生命线。

艾伦的营销团队不再仅仅讲述宏大的“心智科技”故事。

而是开始制作一系列“本地之光”的纪录片,展示“虹光”如何具体地帮助一个肯尼亚村庄、一个欧洲小镇、一个亚洲社区。

这些真实的故事,成为了打破偏见最有力的武器。

陆彬看着团队再次高效运转起来,心中感慨。

他们就像在漆黑的冰原上行走,每个人手中都举着一支火把。

火光能照亮的范围有限,但当他们围成一圈,就能在寒夜中开辟出一片光明而安全的营地。

沃克发来一份合作备忘录,提议将“风险探针”模型整合进他的全球供应链管理系统,并愿意支付高昂的授权费用。

这是一笔能缓解财务压力的关键交易。

但备忘录的附加条款里,隐约藏着未来在某些领域获取主导权的伏笔。

陆彬没有立刻签署。他召集团队,将条款逐字分析。

“我们需要这笔钱,”冯德·玛丽从财务角度坦言,“但不能失去自主性。”

“我们可以 ter-proposal(反提议),”张晓梅凭借她的谈判经验说,“设定明确的合作边界和互惠机制。”

李文博则保证:“核心技术模块我们可以作为黑箱提供,确保他们无法复制。”

经过数个不眠夜的打磨,一份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反提议方案发了回去。

它既接受了合作,又巧妙地守护了核心,还为未来更深入的协同留下了空间。

沃克的回复很快,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成熟的对手,终将成为更好的伙伴。”

签署协议的那天,雪依然在下。但陆彬知道,最冷的时刻正在过去。

他的团队,这群举着火把的人,不仅学会了如何在黑暗中辨认方向,更学会了如何保存火种,如何让微光吸引微光,最终汇聚成足以融化冰雪的温暖。

冬天的故事还在继续,但讲述者,已经不再是寒冷本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