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哨站初立(2 / 2)
百岁村内,具体的建设工作也在同步展开。
在慧明法师的指导下,沃克和林雪怡开始尝试更主动地与“源泉”沟通。
他们并非控制,而是如同朋友般交流,将联盟收集到的更多“醒神箴言”符号和理解,通过意识传递给泉水灵脉。
灵脉则以一种难以言喻的方式给予反馈,使得那些符号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变得更加灵动,其产生的共鸣场也更加稳定和强大。
“幽灵”小队不仅负责警戒,也开始协助村民。
他们发现,长期饮用泉水的村民,普遍心态平和,邻里和睦,对那种冰冷的浸染有着天然的抵抗力。
小队成员帮助修缮房屋,改善基础设施,他们的真诚行动,本身就在增强这片土地的“人性光辉”。
陆彬和冰洁则专注于与外部联络和战略规划。
他们意识到,百岁村这个“哨站”能否稳固,不仅取决于自身力量,也取决于能否与外界形成有效的联动和支援。
几天后,一个意外的发现,印证了霍顿的理论。
在帮助村民清理谷中一片废弃的古老祠堂时,“幽灵”小队发现祠堂的地下,竟然有一个小型的、天然形成的钟乳石洞。
洞内气息纯净,虽然远不如主泉眼澎湃,但也自成一体,与主灵脉隐隐呼应。
当沃克和林雪怡将“箴言”的力量引导至此地时,这个小小的石洞竟然也产生了微弱的共鸣,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净化区域!
“看!这就是‘微型哨站’!”冰洁欣喜地说。
这个发现意义重大。这意味着“光明哨站”可以不是唯一的、庞大的,它可以是由无数个或大或小的“净化节点”组成的网络!
就在百岁村这边各项工作初见成效之时,冯德·玛丽从苏黎世发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镜厅’的金融活动转向了!他们停止了大肆收购,转而开始向全球各地的一些社区更新基金、文化艺术项目、甚至是心理援助机构进行看似‘慈善’的注资。”
“但资金流向显示,这些被注资的机构,其运营模式正在被悄悄修改,引入了大量‘效率优化’和‘数据化评估’体系……”
“镜厅”也在调整策略!他们不再仅仅强攻,也开始尝试“改造”和“同化”!
他们试图将他们那套冰冷的逻辑,包装成“现代化管理”和“科学慈善”,渗透到那些本应充满人性温度的领域!
争夺,已经在每一个细微的层面展开。
陆彬站在百岁村的山坡上,看着山谷中袅袅的炊烟,听着寺庙隐约的钟声,感受着脚下土地传来的、温和而坚定的生命力。
他知道,建立“光明哨站”只是第一步。
如何让这些哨站的光芒穿透重重迷雾,如何唤醒更多被浸染的心灵,如何在这场关乎文明灵魂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前路依然漫长而艰难。
但至少,在这片东方的群山之中,第一簇火焰已经被点燃,坚定地对抗着那试图笼罩世界的、冰冷的镜面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