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硅谷晨昏线 > 第三章 “心网”初成与秋日警讯

第三章 “心网”初成与秋日警讯(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陆彬点头:“我们看到了。这正是我们需要的。霍顿先生,下一代‘心灯’的部署策略,必须基于这些现实反馈。”

“我们需要让它更智能,更无缝地融入日常生活,同时,核心的隐私保护和去中心化架构必须更加坚固。”

“是的,是的!”霍顿连连点头,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操作,调出几张设计草图:

“我们正在优化能耗和连接稳定性,目标是让它在最普通的智能终端上也能流畅运行。”

“同时,我们考虑引入更精细化的权限管理和匿名贡献机制,确保用户在获得帮助的同时,拥有绝对的数据自主权。”

“我们绝不能重蹈那些中心化平台侵犯隐私的覆辙。”

他们的讨论深入而迅速,从技术架构到伦理边界。

霍顿展示了如何利用“心网”汇聚的匿名行为数据(非个人隐私数据),来宏观评估社区健康度、预测潜在社会需求。

从而让援助和资源分配更精准、更人性化。这仿佛是为冷冰冰的大数据注入了温暖的脉搏。

“我们需要让‘心网’成为像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陆彬总结道:

“但不是垄断的、控制的,而是开放的、赋权的。它应该帮助人们重建本地的、真实的连接,而不是将所有人吸入一个虚拟的漩涡。”

就在这时,一个不那么和谐的信号插入了进来。来自李文博团队的一条紧急提示,标记为“中等关注”。

内容直指“回音壁”APP——数据显示,在疫情反复的地区。

“回音壁”用户的内容消费时长和互动频率(尤其是带有负面情绪的评论和转发)出现了异常陡峭的增长。

陆彬的眉头微蹙。冰洁在奠基仪式上对“回音壁”的担忧言犹在耳。

他吩咐助理:“让文博团队继续监控,准备下午的详细报告。”

连线结束,指挥中心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全球态势图上。

疫情、供应链、网络威胁、“心网”的生机、“回音壁”的异动……所有这些信息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无比复杂的新时代画卷。

陆彬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秋日阳光下的硅谷。

金色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曳,街道上的车流依旧,一切看起来平静而繁荣。

但他知道,在这片看似复苏的景象之下,两股力量正在激烈角逐:

一股是以“心网”为代表的,致力于连接、赋能、滋养人性的力量。

另一股,则是以“回音壁”为初步表现的,利用焦虑、制造对立、收割注意力的力量。

而反复的疫情,如同一个放大器,既考验着“心网”的韧性,也可能成为“回音壁”这类应用滋生的温床。

秋天的收获,往往伴随着冬日的考验。

技术的柔情与算法的阴影,在这金色的季节里,同时投下了它们的印记。

“神经中枢”必须保持绝对的清醒。

陆彬深吸一口气,转身,重新投入那片由数据和决策构成的海洋。

他知道,守护这张初具雏形的“心网”,抵御那些试图撕裂它的暗流,将是这个秋天,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和他的团队,以及远在帕罗奥图那个“家”中的冰洁,所共同面临的核心战斗。

而这场战斗的胜负,将决定危机之后的人类文明,究竟会走向何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