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 > 第269章 她没烧的那团火,自己学会了走路

第269章 她没烧的那团火,自己学会了走路(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蓝护卫一身玄甲,如铁塔般立于风中,铠甲覆满霜雪,握刀的手指已冻得发僵。

他此行本是为肃清流窜于此的旧朝乱党。

然而,他看到的景象却让他心神剧震。

石台上,一群目不能视的盲童正围坐在一起,他们用初融的雪水调和着不知名的白色陶土,在粗糙的石面上绘制着一幅幅精妙绝伦的“风迹图”。

指尖划过石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

他们从未学过测绘,更不知何为疆域,笔下的线条却精准无比地标出了千里之外每一座民策台的精确位置,甚至连最微小的偏移都分毫不差。

蓝护卫暗中查验,发现这些孩子每日饮用的水中,正含有从宁心湖流出的、那一缕极淡的药香。

这香气似乎激活了他们体内某种沉睡的感知,让他们能直接与整个王朝的地脉波动产生共鸣。

“哥哥,你在看什么?”一名最年幼的盲童忽然“抬起”头,空洞的眼眶准确无误地“望”向蓝护卫藏身的方向。

蓝护卫心中一凛,尚未开口,那孩子便侧耳倾听着风声,用稚嫩的嗓音笃定地说道:“北边的火,熄灭了。但是,它在走路。”

话音落下的瞬间,蓝护卫猛地回望北方边境!

只见漆黑的夜空之下,那十七座本已黯淡的民策台,自最北端的第一座开始,依次亮起一波柔和的幽光,光芒如同星火接力,沿着古老的驿道,坚定不移地向着南方传递而来!

风声中,他仿佛听见了某种低语——不是言语,而是大地深处传来的脉动,像是无数脚步踏过冻土,又像是一颗心仍在跳动。

那不是冰冷的示警,而是一场盛大而沉默的迁徙。

是她的灵魂,在巡视她亲手建立的国土!

蓝护卫立于狂风之中,胸口剧烈起伏。

他缓缓解下身后那件象征着井卫司最高权力的玄色披风,走上前,轻轻覆盖在孩子们绘制的石台之上。

布料垂落时发出轻微的窸窣声,像是一声叹息。

“你们已经识得了路,我,不送也罢。”他低声说道,随即转身,将那份盖着朱红大印的剿杀令撕得粉碎。

纸屑随风,散入尘埃。

春汛初至,黄河故道。

泥腥味混着河水的湿冷气息扑面而来。

有牧民在清理河床时,从淤泥深处挖出了一口锈蚀斑斑的铁箱。

打开时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箱中没有金银,只有半卷被泥水浸透的《耕心诀》残页,和一枚烧剩下的炭笔。

奇怪的是,那纸页一接触到春日的风,竟“轰”的一声自燃起来!

火焰是温暖的金色,却不化为灰烬,反而在半空中投映出一段循环往复的无声画面:

一名女子坐在简陋的毡房内,正低头缝补一件旧衣。

手指灵巧穿梭,针脚细密,布料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窗外风起,桌上的纸笺被吹得翻飞,一张又一张,不偏不倚,恰好覆盖了旁边地图上那十七座民策台的图标。

众人惊疑不定之际,人群中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忽然跪倒在地,嚎啕大哭:“那不是书……那不是字……她是怕我们,忘了该怎么活啊!”哭声撕心裂肺,回荡在河滩之上。

当晚,全村百姓自发集会,没有诵经,没有祭拜,只是郑重地将那卷仍在燃烧的残页,埋入了村口最老的一棵古树根下。

火光渐弱,泥土掩埋时发出沉闷的声响。

三日后,古树枯枝之上,竟有新叶破土而出,翠绿的叶片上,叶脉天然形成了一个个玄奥的“圆中点”图案,在夜色中流转着淡淡微光,触之微温,闻之有淡淡的木质清香。

而在无人知晓的角落,一片在那场“投影”中被风卷走的、带着火痕的麻布一角,正乘着南下的风,飘过千山万水,越过高高的宫墙,最后,在一阵烛火的摇曳中,轻飘飘地,落在了萧景珩批阅奏折的御案之旁。

朱笔,骤然停住。

那块布料,正是苏烬宁为老牧人缝补衣裳时裁下的边角料,上面还残留着她指尖的余温和一丝极淡的血腥气——那是她熬夜缝补时不小心划破手指留下的痕迹。

萧景珩凝视着那块粗糙的麻布,良久,良久。

他缓缓抬手,不是去拿那块布,而是伸指,吹灭了案头的烛火。

大殿陷入一片黑暗。

随即,他站起身,推开沉重的殿门。

木轴转动发出悠长的呻吟,惊起了檐下栖息的夜鸟,扑棱棱飞向深空。

这是他登基以来,第一次在没有发布任何诏令的深夜,独自一人,走出了乾元殿。

他要去哪里,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是本能地,朝着那片布飞来的方向,一步步走去。

这一夜,无人入眠。

整个大胤王朝,从北疆的雪原到南境的密林,都笼罩在一股无声的伟力之下。

人们不知道该为何事悲伤,又该为何事庆幸,只是本能地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宁心湖方向,仿佛那里,正酝酿着一个关乎所有人的回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