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她连决定都绕开了(1 / 2)
玉瓶入手,冰冷刺骨,仿佛凝结了凛冬最后一丝寒意。
林墨纤长的手指紧紧扣住瓶身,指节因用力而泛起苍白的颜色。
济世阁内,空气寂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她手中的这瓶新药上——一味足以逆转数种奇毒的解毒剂,也是她与苏烬宁阴阳相隔后,凭着那些残笺和自身所学,耗费三年心血的集大成之作。
按照济世阁百年来的规矩,新药问世,必择“初尝者”一人,以身试药,记录其效。
往年,为求一线生机或为家人换取重金的自愿者,总会争相上前抽签。
可今日,偌大的庭院内,数十名等候的死囚与绝症病患,竟无一人挪动脚步。
死寂在蔓延。那瓶药,既是希望,也是通往黄泉的请柬。
林墨清冷的目光扫过众人,正欲开口,用济世阁的信誉和丰厚的赏赐打破这僵局,异变陡生!
人群边缘,一个年约七八岁、面黄肌瘦的小童,不知何时悄悄挤到了药炉旁。
他本是随母亲前来求医的,此刻却趁着所有人不备,闪电般端起石桌上为“初尝者”备好的那一碗药液,仰头便灌了下去!
“不要!”
“快拦住他!”
惊呼声轰然炸响,却为时已晚。
小童将空碗倒扣,一滴不剩。
他抹了抹嘴,面对众人惊骇欲绝的目光,竟露出一个天真的笑容:“我梦见奶奶了,她说,这药不能凉,要趁热喝才管用。”
林墨的心脏骤然一缩!
她箭步上前,扣住小童的脉门,真气如丝线般探入。
众人屏息凝神,准备目睹一场惨剧。
一刻,两刻,三刻……预想中的毒发、痉挛、七窍流血并未出现。
小童的脸色反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润起来,原本虚浮的脉象变得沉稳有力。
药效,竟比她预估的最优结果,还要强上三分!
林墨稳住心神,细细盘问。
原来,小童的祖母,正是十年前在乡下染上恶疾,被路过的苏烬宁随手救下的一名村妇,早已病逝多年。
当夜,林墨独自坐在灯下,调出了济世阁自苏烬宁离世后的所有试药卷宗。
一页页翻过,冰冷的笔迹记录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
她指尖颤抖地发现,三年来,连同今日小童在内,竟共有十七人次“自发试药”。
每一次,都发生在药性不明、生死一线的危急关头;每一次,试药者都声称受了梦中指点;每一次,结果都有惊无险,完美得仿佛一场场精准的彩排。
“啪。”她合上厚重的卷宗,眼底的震撼缓缓沉淀为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次日,她当众宣布,废除济世阁延续百年的“抽签试药”制。
有跟随多年的弟子大惑不解:“首使,没了抽签,日后谁来决定第一个试药的人?”
林墨望着庭院中那株苏烬宁亲手种下的听语藤,轻声道:“有些事,现在不需要决定了。”
南疆的烽火,与京城的药香遥相呼应。
蓝护卫一身铁甲,立于山巅,俯瞰着被大军围困的叛军营寨。
敌酋已派来使者,愿献上南疆所有矿脉的秘密地图,只求换一条生路。
副将和众将领都力主受降,这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大捷。
蓝护卫却只是沉默地盯着那座山谷,悍然下令:“暂缓接见,全军戒备。”
夜幕降临,他独自一人,再次登上那座能俯瞰全局的山岗。
敌寨的灯火比昨夜更稀疏了,几缕炊烟在夜风中断断续续,几欲熄灭。
看着这幅景象,一个尘封的记忆片段猛然撞入他的脑海。
就是这座山谷。
三年前,苏烬宁被贬斥南下,途经此地。
当时谷中聚集了数千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难民,眼看就要爆发大规模的饿死惨剧。
她没有分发粮食,只是沉默地带着几个孩子,花了整整三天时间,走遍山谷,教他们辨认了十七种可以果腹、二十三种可以疗伤的无毒野草。
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破脑海!
蓝护卫猛然醒悟:地图是假,求和是计,敌军的真正危机,是粮草断绝!
他们已到了人吃人的边缘!
次日拂晓,他下达了一个让全军哗然的命令:大军后撤十里,拔营休整,只在营寨原址的中央,插上一面白旗。
副将急得满头大汗:“统领,此举无异于放虎归山!”
蓝护卫没有解释,只说了一个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