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 > 第369章 虾饺

第369章 虾饺(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月色如水,澄澈而温柔,静静洒在归家的小径上,将路面铺成一条朦胧的银带。周振华一手提着沉甸甸的竹篮,里面是今晚主要的鱼获,鱼儿还在不甘心地偶尔扑腾一下;另一只手拎着一个铁皮水桶,里面是活蹦乱跳的青虾和一些螺蛳。高红梅则宝贝似的拎着那个被大黄贴心叼上岸的藤编篮子,里面是她仔细摸来的螺蛳和一些顺手在河边湿润处采摘的、鲜嫩的野菜,如马齿苋和野芹菜,带着泥土的芬芳。

身后,跟着一支虽略显狼狈却心满意足的“功臣队伍”。大黄沉稳地走在最后,像个可靠的护卫,它厚实的皮毛上沾着水珠,在月光下如同披了一层细碎的钻石,每一步都踏实有力。小灰灰则完全处于兴奋状态,跑前跑后,一会儿去蹭蹭周振华的腿,一会儿又去追咬飘落的树叶,似乎还在无限回味刚才自己“捕到”小鱼苗(尽管是幻觉)的无上荣耀时刻,小小的身躯里仿佛有耗不完的精力。其他几只小奶狗们则互相追逐打闹,在地上翻滚,玩兴丝毫未减,身上湿漉漉地沾满了泥沙,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泥狗子”。

回到“周小庄”温暖的小院,屋檐下那盏昏黄的白炽灯亮起,柔和的光线瞬间驱散了黑暗,也将这一晚来自月亮河的丰盛收获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水桶里,大小不一的鱼儿噼里啪啦地甩尾跳动,溅起细小的水花;青虾们弓着透明带青的身子,在水里不安分地弹跃;篮子里的螺蛳则相对安静,紧紧地吸附在篮底或彼此身上,仿佛在积蓄力量。

“收获可真不少!”高红梅脸上洋溢着纯粹而灿烂的丰收喜悦,眼睛弯成了月牙,但随即又微微蹙起了眉头,犯了愁,“这……这么多,一下子也吃不完啊。鱼和虾这东西,吃的就是个鲜活劲儿,放明天味道就差远了,死了就更可惜了。”

周振华将手中的篮子和水桶放在厨房门口干燥的地方,目光扫过这些鲜活的河鲜,语气平稳地说:“新鲜的,今晚就吃。尝个鲜。”他顿了顿,补充道,“剩下的,虾,可以做虾饺。那个,能存住。”

“虾饺?哎哟!好主意!”高红梅眼睛顿时一亮,拍手笑道,“这个好!又精致又好吃!包好了放冰箱里冻着,想吃的时候随时拿出来一蒸就行,方便又美味!还是你有办法!”

意见统一,夫妻俩立刻默契地分工合作,开始着手处理这些大自然的馈赠。

周振华负责处理鱼。他搬来一个宽大的木盆,拿出专用的厚背砍刀和薄刃刮鳞刀。只见他动作利落至极,刮鳞刀逆着鱼鳞走向“唰唰”几下,鱼鳞便纷飞脱落;然后手指探入鱼鳃,熟练地抠挖干净;接着薄刃刀沿着鱼腹一划,精准地取出内脏,再用清水里外冲洗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血污和黑膜。他准备将一部分大小适中、肉质紧实的鱼,比如那些鲫鱼和鲤鱼拐子,用粗盐和少许料酒、姜片腌上,今晚或明天用油煎得两面金黄,最是外酥里嫩,鲜香扑鼻。另一部分个头较大、肉厚刺少的鱼身段,则被他用精湛的刀工,快速而均匀地片成了薄如蝉翼、几近透明的鱼片,整齐地码放在盘子里,准备晚上煮一锅热气腾腾、酸辣开胃的酸菜鱼,或者滚一锅清淡鲜美的鱼片粥。

高红梅则搬来一个小马扎,坐在厨房门口灯光最好的地方,开始处理螺蛳和虾。她将螺蛳全部倒入一个盛满清水的大盆里,又滴入了几滴香油,这样能促使螺蛳更快地吐净体内的泥沙。然后她拿起一把小巧锋利的剪刀,开始对付那些活蹦乱跳的虾——一手捏住虾身,一手“咔嚓”剪去虾头和尖锐的虾枪(虾头她仔细地收集在另一个碗里,这东西熬汤底是极鲜美的),接着沿着虾背剪开,熟练地用剪刀尖或牙签剔除那根黑色的虾线。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细致活,但她做起来却异常麻利,手指翻飞间,很快身边的小盆里就堆起一小堆晶莹剔透、呈现出淡淡粉色的饱满虾仁,如同剥壳的珍珠。

小灰灰和大黄就安静地趴在厨房门槛边,鼻子不时耸动着,贪婪地呼吸着空气中越来越浓郁、越来越复杂的水产鲜味,混合着姜、料酒的气息,等待着忙碌的主人可能到来的犒赏。小奶狗们终于玩累了,挤在狗窝旁,互相依偎着,已经发出了细小的鼾声。

周振华处理完所有的鱼,将灶台收拾干净,洗去手上的腥气,也走过来帮忙。他接过高红梅已经处理好的大半虾仁,又从梁上取下一块肥瘦相间、色泽红润的腊肉(也可以用新鲜猪肉,但腊肉别有一番风味),快速地剁成细腻的肉末。他将虾仁稍微剁几下,保留一些颗粒感以丰富口感,与猪肉末混合在一个大陶盆里,加入少许盐、细细的白胡椒粉、一点点糖提鲜,再淋上几滴香喷喷的小磨香油。然后,他伸出手指,朝着一个方向开始用力地、持续地搅打摔拌,直到盆中的馅料变得黏稠、胶糯、上劲,牢牢地抱成一团,散发出诱人的混合香气。这是虾饺馅的灵魂基础。

高红梅那边则开始准备虾饺皮。她拿出珍藏的澄粉(小麦淀粉)和少量生粉(土豆淀粉),按比例混合在盆中,中间挖个坑,将刚烧开的沸水猛地冲入,一边冲一边用筷子快速搅拌,烫成半透明的絮状。这个过程需要眼疾手快,不然容易结块烫不匀。稍凉后,她下手快速地将烫面揉搓成光滑、柔软、细腻且具有极佳可塑性的面团,揉好的面团洁白细腻,仿佛一块温润的美玉。揉好的面团用干净的湿布仔细盖好,醒发片刻,让面筋松弛。

接着,夫妻俩开始进入最重要的环节——包虾饺。这是一项需要高度默契和手上功夫的活计:高红梅负责将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利落地揪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然后用刀背(她手法娴熟,比专用刮板还顺手)飞快地将一个个小剂子碾压成薄而圆、中间稍厚边缘稍薄的虾饺皮,动作行云流水;周振华则负责舀馅、包捏。只见他左手托皮,右手舀上一勺饱满的馅料,手指灵巧地一捏一推一收,如同变魔术般,飞快地捏出十三道以上细密、均匀、漂亮的弯梳形褶子,收口处轻轻一捻,一个形如半月、皮薄如纸、馅饱如珠、甚至能隐约透出内里粉红虾肉颜色的精致虾饺便在他手中诞生了。他动作不快,却极其稳定精准,每一个虾饺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整齐地码放在刷了薄薄一层油的蒸盘上,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

很快,好几层蒸盘上就摆满了晶莹可爱、宛如艺术品的虾饺,在灯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

“看着就馋人!先蒸一笼尝尝鲜!”高红梅看着这些诱人的劳动成果,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肚子也配合地咕噜叫了一声。

周振华点头,将第一笼虾饺放入已经烧开上汽的蒸锅里。盖上笼盖,大火旺蒸。几分钟后,浓郁的鲜香气味便开始溢出。待虾饺皮变得完全晶莹剔透,能清晰看到内里粉红诱人的虾仁馅时,周振华便迅速熄火起锅,防止蒸过头导致皮破塌陷。

热气腾腾、白雾缭绕的虾饺被端上小饭桌。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轻轻咬破那q弹爽滑、略带韧劲的澄面皮,内里滚烫鲜甜的汁水瞬间涌出,混合着虾仁的弹牙、肉末的香润,口感层次极其丰富,满嘴都是河鲜最极致的鲜美原味,让人忍不住一个接一个。周振华和高红梅就着窗外皎洁的月色和屋内温暖的灯光,细细享用着这劳动后的极致美味,满足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剩下的虾饺,则被仔细地摆放在垫了烘焙纸的托盘里,彼此留出间隙,放入冰箱冷冻室进行快速冷冻。冻硬后,再分装进食品保鲜袋中,排出空气,密封保存。这样,在往后忙碌想偷懒、或者突然馋虫作祟、抑或有客人来访的时候,随时都能从冰箱里取出,无需解冻,直接上锅蒸制,短短几分钟,就能再次享受到这份来自月亮河夜晚的、被封存起来的极致鲜美。

而那盆吐净了泥沙的螺蛳,则用清水养着,滴几滴油,明天可以做成酱爆螺蛳,是绝佳的下酒菜。腌好的鱼,则覆盖上保鲜膜,放入冷藏,明天或煎或烧,皆是美味。

夜深了,喧闹彻底远离,小院重归宁静。屋檐下悬挂的风干肉在夜风中微微晃动、冰箱冷冻室里排列整齐的虾饺、以及盆里水里养着的活鱼和螺蛳……都是这个秋夜丰盛收获的无声证明,更是农家智慧对自然慷慨馈赠的最佳保存与利用方式。周振华和高红梅一起收拾干净厨房,抹净灶台,虽然带着一身淡淡的鱼虾腥气和劳作后的疲惫,但心里却被充实和满足填得满满的。对于他们而言,这样自给自足、充满劳动创造和温馨陪伴的日子,便是生活最美好、最踏实的样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