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大蒜配一切(1 / 2)
也不是啥活也不干。
就那种坐在灶台前面,悠闲的一个人看着灶台下的火,往锅底添柴烧火的活他就能干。
跟媳妇坐在炕前吃着草莓,张物石嘴里还嘀嘀咕咕、忿忿不平的说:“咱娘就是觉得我懒,一会儿我非得干点活给咱娘看看。”
秦淮茹倒是好奇了,自家当家的是啥人她能不知道?自己没怀孕之前,他就是一个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的人。
听当家的信誓旦旦的说他要干活,秦淮茹很是好奇他到底要干啥活。
直到秦淮茹看到自己婆婆把和好的馅儿端上了桌,再把醒好的面拿也了过来,俩人准备包包子了,她也没见她当家的有啥动静。
张物石就那么惬意的躺在炕上,晃悠着腿听着收音机。
等她跟她婆婆一起坐在炕上包包子,也没见她当家的动一根手指头。
直到将篦帘放进锅里,把包好的包子放在上面,锅盖也盖上了,张物石这才动了,他拿过一个小马扎,一本正经的坐在灶台前开始烧火。
秦淮茹这才理解她当家口中的“他也会干活”是啥意思,这不就是烧火嘛!
这年月,哪家小孩不会烧火?
真行嘿,她男人说自己会干活,就是干这个活!
其实张物石做饭是有一手的,不仅会做,而且吃起来味道还不错。
不过他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喜欢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别人。
对喽,说个不好听的,就是懒。
……
锅底的柴火烧的很旺,锅里的水很快就沸腾了,时间慢慢过去,蒸包子的香味逐渐传了出来。
吃白面包子,想想就美的很。
以前张物石一个人生活的时候,他蒸一锅包子能分出去一半给院里的小孩吃,不过嘛,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以前他没媳妇,家人也不在身边,他那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给院里小孩分一些倒也无所谓。
毕竟“年轻不懂事”,“清澈又愚蠢”,“不知道粮食精贵”这种标签也不算啥,说就说呗。
现在他有家有口的,肯定不会那么大方了,即便想大方,也得师出有名,例如前两天他不赚院里邻居的钱,用这钱给孩子买糖果和本子。
等老娘收拾好东西,又歇了一会儿。
她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嘱咐起来:“行了,火候差不多了,不用往锅底下填木头了,等灶台里那些木头烧完,这包子就差不多了。”
“好嘞,我知道了。”
张物石起身将剩下的柴火收拾好,然后静等锅里的包子出锅。
还没等他上炕歇会儿呢,就听到自家老娘指挥他继续干活:“儿砸,你再去剥一头蒜。”
“好嘞。”
张物石来到南屋,从墙上蒜辫子上摘下来一头蒜。
这是这个月新下的大蒜,刚挂墙上,正新鲜着呢。
上个月吃蒜苔,这个月吃大蒜,这大蒜也算为老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了。
屋里婆媳俩说着话,就听屋子外传来张物石的声音:“娘,一头蒜够不够?”
“够了,你能吃多少呀?一头就够了。”
“好,那我就摘一头。”
俗话说:吃肉不吃蒜,营养少一半。
在北方,吃饭配大蒜是一种很常见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