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深潜记忆与往昔的回响(2 / 2)
· 黑袍人(声音中性,低沉而沙哑):“……风险太大……‘守夜人’的职责是观察,而非直接……”
· 姑婆(打断他):“观察?等到‘它们’的触须彻底渗透进来就晚了!我必须……为后来者做点什么……哪怕只是留下路标……”
· (就在这时,年幼的我似乎不小心碰到了什么,发出了一点声响。姑婆和黑袍人瞬间停止交谈,目光如电般扫向窗帘的方向。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恐惧攫住了我,接下来的记忆便是一片混乱的黑暗和被人抱起来的模糊感觉……)
这段被尘封的记忆回响,信息量巨大!
1. 我在幼年时就曾无意中窥见过姑婆与那神秘“黑袍人”的密谈!
2. 他们提到了“帷幕”(是指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屏障吗?)、“守夜人”(是姑婆和黑袍人所属的组织或身份?)、“它们”的渗透!
3. 姑婆当时就已经在积极准备,想要为“后来者”(就是我!)留下“路标”(是否包括笔记本、卷轴、笔,乃至“银痕影符”?)!
4. 这段记忆之后被某种力量(是姑婆?是我自身的保护机制?还是那黑袍人?)刻意模糊甚至封存了!
这个发现,瞬间将我早期看似平凡的童年与如今光怪陆离的经历连接了起来!我并非偶然被卷入,或许,从我出生那一刻起,甚至更早,我就已经被置身于这张跨越时空的大网之中。
醒后感:
在冰雪渐渐止息的寂静中醒来,内心却如同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海啸。窗外的世界被单调的灰白统治,一如我此刻复杂难言的心绪——温暖回忆的慰藉与冰冷真相的冲击交织在一起。
那段被隐藏的童年记忆,像一块缺失已久的拼图,猛地嵌入了我人生的版图。它解释了太多,也带来了更多的疑问。“守夜人”、“帷幕”、“路标”……这些词汇背后,是一个远比我想象中更加组织化、也更加漫长的对抗。
我走到窗边,冰冷的玻璃触感让我打了个寒颤。姑婆的形象,从一个孤独的守护者,变得更加立体,也更加沉重。她并非孤军奋战,但她所承担的压力与抉择,远超我之前的想象。
打开笔记本,我怀着一种近乎考古学家般的严谨,将记忆潜航中感受到的温暖细节、发现隐藏缝隙的过程、以及那段关键的记忆回响内容,尽可能详尽地记录下来。
今天的旁注,着重于对新发现线索的整合与对过往认知的修正:
“探索报告:进行深度‘记忆潜航’,成功锚定核心积极记忆以巩固心防。意外发现并解锁早期隐藏记忆节点,揭示关键历史信息。”
“核心发现:1、确认幼年曾目睹姑婆与‘黑袍人’(与‘回声窃贼’背后存在特征高度吻合)密谈。2、获取关键词:‘帷幕’(疑似现实/梦境屏障)、‘守夜人’(姑婆与黑袍人所属组织/身份)、‘路标’(姑婆遗留物统称)。3、证实当前局势为长期对抗‘它们’渗透的一部分,主体身世与卷入非偶然。”
“认知修正:姑婆形象从‘孤独继承者’修正为‘守夜人组织成员/积极行动者’。其遗留物(笔记本、卷轴、笔、符印)统称为‘路标’,旨在引导后来者。”
“状态更新:现实稳定率:98.3%(维持)。精神损耗:中度(深度潜航及记忆冲击)。核心意识亮度:因认知拓展而提升。钥匙完整度:约70%。”
“后续方向:1、整合新获知的身份信息(‘后来者’、‘守夜人’关联),重新评估自身定位与使命。2、尝试通过已知‘路标’(尤其是银痕)寻找与‘守夜人’或‘黑袍人’联系的潜在方式。3、‘帷幕’状态需纳入对现实稳定性的长期监控指标。”
合上笔记本,窗外冰晶敲打玻璃的细碎声响,仿佛无数往昔的密语在轻声叩问。第三十三天,我在记忆的深海中打捞起沉重的锚链,它将我更加牢固地系于这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之战。童年的帷幕已然揭开一角,显露出其后恢弘而残酷的棋局。我知道,从今往后,我的每一步,不仅关乎自身的存亡,更关乎着姑婆乃至无数“守夜人”所守护的那道摇摇欲坠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