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另类的网球之道(1 / 2)
接下来的两天,神崎凛司的生活规律得像瑞士钟表。每天早晨七点整,他会准时睁开眼睛。这个习惯从立海大时期就养成了,那时总能在真田副部长查房前整理好内务。现在虽然没人监督,但他依然保持着这份自律。
拉开窗帘,映入眼帘的总是同样清澈的天空。远处阿尔卑斯山的雪线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像一道永恒不变的刻度线。这种极致的规律性让他想起立海大严格的训练日程。
但两者之间有着微妙差别。立海大的严谨中始终涌动着少年们炽热的胜负心,而这里的秩序更像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连空气都仿佛经过精密计算,每个分子都在正确的位置上。
上午九点整,他会准时出现在霍夫曼博士的实验室。这个时间分秒不差,就像经过精密校准的仪器。实验室的白色墙壁和金属仪器散发着冷峻的气息,与巴塞罗那街头球场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
今天的第一项测试让他有些意外——一个布满传感器的头盔。这是认知反应测试。博士的声音平稳如仪器,需要在一百毫秒内判断虚拟球的轨迹并做出相应动作。
神崎戴上头盔,眼前立即出现全息网球场地。无数光点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在场上移动,模拟着各种可能的球路。他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判断出真正的。
这测试的难度远超常人想象,但对他而言游刃有余。作为立海大的正选球员,他的动态视力本就经过千锤百炼。此刻他甚至还刻意放慢了反应速度,以免数据太过惊人。
第一次测试结束,他的后背甚至没有出汗。这种程度的测试对他来说就像热身。反应时间零点一八秒,准确率百分之八十七点三。霍夫曼博士调出数据曲线。
在第三个测试序列中,你的判断出现了零点零二秒的延迟。博士补充道,在实际比赛中,这足以让你错过最佳击球点。神崎轻轻呼出一口气,没有反驳。
这测试让他意识到自己从未关注过的眼力潜能。虽然数据看起来普通,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极限远不止于此。就像在全国大赛中对战冰帝时,他尚未完全发挥的实力。
接下来的肌肉电信号监测更是细致入微。数十个电极贴在他的手臂、肩膀和背部,实时监测着肌肉发力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这种被全面监控的感觉让他略微不适。
当他进行正手抽击时,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如实反映着他每一块肌肉的收缩状态。看这里,博士指着屏幕上的一处微小波动,在挥拍至最高点时,你的肱二头肌出现了不必要的紧张。
虽然肉眼难以察觉,但这会导致力量传递效率下降约百分之二。神崎依言调整,但刻意放松反而让动作变得僵硬。这时他忽然想起了哈维尔说过的话。
别想那么多,让球拍成为你手臂的延伸!那时的他能够随心所欲地挥拍,而现在却要时刻注意每一块肌肉的状态。这种反差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
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暗自调整呼吸,让肌肉记忆自然发挥。毕竟在立海大的训练中,他们早就学会了在保持规范动作的同时发挥个人特色。这点小问题难不倒他。
下午的测试转移到一个能模拟不同场地摩擦系数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根据计算机指令随机改变表面的摩擦力,模拟红土、草地甚至硬地的不同特性。
在红土模式下,你的急停距离比最优值多出三厘米。霍夫曼博士的声音从监控台传来,这会直接影响到下一拍的准备时间。神崎在平台上移动着,感受着脚下不断变化的摩擦力。
这让他不禁想起立海大的草地球场,想起真田副部长在训练时严厉的训诫:步伐!注意你的步伐!但那时他们注重的是节奏和时机,而现在,连每一步的距离都要被精确到厘米。
他故意表现出些许笨拙,在红土模拟时多滑行了些距离,在草地模拟时刻意放慢启动速度。这些都是他经过计算的表现,既不会太差,也不会太好。
测试结束时已是傍晚。神崎接过霍夫曼博士递来的报告,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图表和数字。他的核心稳定性比昨天提高了百分之零点八,但在应对突发变向时的重心转移仍然存在瑕疵。
每一个进步和不足都被量化成具体的百分比,这种感觉既新奇又令人深思。他意识到自己在立海大训练时从未注意过这些细节。也许这就是越前南次郎让他来瑞士的目的。
这天下午,因为霍夫曼博士要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测试意外地提前结束了。神崎独自走出实验室,深深地吸了一口室外的新鲜空气。连续的数据轰炸让他的大脑超负荷运转。
那些小数点后的数字仿佛还在眼前跳动。他需要让大脑从这片数字的海洋中暂时解脱出来。信步走到苏黎世湖畔,午后的阳光洒在湛蓝的湖面上,波光粼粼。
几只白天鹅悠然游过,与实验室里那种高度人工化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自然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他沿着湖岸慢跑,让清凉的湖风吹散脑中的数字和图表。
跑出一段距离后,一阵熟悉的击球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循声望去,湖边有一片公共网球场,几个看起来像是中学生模样的少年正在打球。他们的动作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些少年的动作既不像哈维尔那样充满野性的力量,也不像实验室模型那样标准刻板,而是透着一股令人惊讶的规整和精确。神崎停下脚步,靠在围网上静静观察。
这些少年的技术相当扎实,步伐移动、挥拍动作都看得出受过严格的系统训练。但他们打球的方式很特别:几乎不怎么说话,每次交换场地时会快速低声交流几句。
然后立刻投入下一分。没有夸张的呐喊,没有情绪的剧烈起伏,比赛进行得高效而克制,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心计算的棋局。这时,一个球被打飞,滚到了神崎脚边。
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年纪最小的少年跑过来捡球。少年约莫十四五岁,镜片后的眼睛透着聪慧的光芒,让神崎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立海大的柳莲二。
你好,打扰了,这是我们的球。少年用带着德语口音的英语礼貌地说。神崎把球捡起来递给他。少年道谢后,并没有立刻回去,而是好奇地打量了一下神崎背着的网球包。
您也打网球吗?神崎点点头。他注意到少年观察他背包时专注的神情,那眼神确实像极了善于从细节中读取信息的柳。要不要一起打一会儿?少年眼睛亮了一下。
我们正好缺一个人打双打练习。神崎犹豫了一下。霍夫曼博士并没有禁止他进行实际击球练习,只是强调要有意识地应用数据反馈。他看了看场上那些少年认真专注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