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冰封球场:立海大银发法师 > 第190章 瑞士钟表

第190章 瑞士钟表(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周四下午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运动科学实验室,静谧得只能听到仪器运行的低沉嗡鸣。

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精密金属和一丝冷凝剂的冰冷气味。霍夫曼博士的声音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切开了这片沉寂,他扶了扶金丝眼镜,目光扫过平板上的日程,语气平淡得像在安排一次常规血检,内容却足以让知情者心头一跳。

“阿玛迪斯,周五上午的训练时段调整出来。你和神崎打一场练习赛,三盘两胜。”

他顿了顿,视线转向实验室另一角,那里,神崎正配合着兰比尔核对一组复杂的神经反应数据波形图。

霍夫曼的语调没有任何起伏,“我需要实战数据,验证他‘元素感知’状态在高压下的稳定性,以及对抗世界顶级选手时的实际效能。”

兰比尔敲击键盘的手指猛地顿住,惊讶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偷瞥向身边的神崎。

与“瑞士钟表”阿玛迪斯·帕尔直接对决?这绝非普通的队内练习,其强度和要求,早已远超常规训练范畴,几乎等同于一次小型的职业巡回赛实战模拟。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目光里混杂着担忧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阿玛迪斯站在不远处那台昂贵的三维动态捕捉仪旁,正一丝不苟地校准着传感器节点,闻言,头也没抬。

柔软的金发垂落,遮住了部分他冷峻的侧脸线条,唯有下颌线微微收紧。

他手中的动作没有丝毫迟滞,只是用那惯有的、听不出情绪的沉稳声调简短应道:“可以。”仿佛被安排的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热身,而非与世界第二的正面交锋。

然而,这句话落在神崎耳中,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咚——咚——”

神崎的心脏先是一滞,随即开始沉稳而有力地撞击着胸腔,每一次搏动都清晰可辨,将一股混合着巨大压力和灼热渴望的血液泵向四肢百骸。

与阿玛迪斯的正式练习赛!不是电脑模拟的攻防数据,不是被拆解成无数帧画面的录像分析,而是真实地站在球网两端,呼吸着同一片球场空气,用汗水和意志进行的直接较量。

他深吸了一口气,实验室冰冷的空气涌入肺叶,却未能熄灭心底燃起的那簇火焰。

他需要这个,迫切需要。

需要这块矗立在世界网坛巅峰、以精准和冷静着称的“瑞士钟表”作为最坚硬的试金石。

他要检验的,不仅仅是过去修行,更是那源自血脉本能、却又被霍夫曼博士试图用冰冷数据条框进行解析的特殊能力——“元素点燃”。

他要知道,这簇看似飘忽不定的火焰,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撼动阿玛迪斯这座深不可测、覆盖着万年寒冰的巍峨冰山。

压力如同实质的水银,包裹着身体,带来重量,却也让他每一根神经末梢都变得异常敏锐。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微尘的漂浮轨迹,能分辨出远处仪器嗡鸣声中细微的频率变化。

这种感知的放大,正是“元素感知”被激活的前兆。

他抬起眼,目光恰好迎上阿玛迪斯恰好抬起的视线。

那双冰蓝色的瞳孔,如同阿尔卑斯山巅冻结了万年的冰川核心,冷静、纯粹,不带丝毫个人情绪,只有一种审视仪器般的专注。

没有轻蔑,没有好奇,甚至没有战意,只有纯粹到极致的“观察”。

“好。”神崎的回答同样简洁,没有任何多余的词汇。他的声音稳定,没有丝毫颤抖,仿佛刚才内心那场汹涌的海啸从未发生。

两道目光在实验室冰冷的空气中交汇、碰撞。没有火花四溅的戏剧性,却仿佛有无形的力场在彼此之间生成,扰动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元素”粒子。

它们不再安分地漂浮,而是开始微微躁动,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荡开一圈圈无声的涟漪。

兰比尔屏住了呼吸,感觉自己像个误入风暴中心的旁观者。

他看看阿玛迪斯,后者已经重新低下头,继续校准设备,仿佛刚才那短暂的对视只是程序运行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节点。

他又看看神崎,黑发少年已然收回目光,继续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但紧抿的唇线和微微挺直的后背,却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神崎君,”兰比尔最终还是没忍住,压低声音,用日语快速说道,“阿玛迪斯他……和之前的任何对手都不同。他的数据,他的稳定性,他的‘完美网球’……”他想说“几乎没有破绽”,但觉得这话太打击士气,又咽了回去。

神崎的目光依旧停留在跳跃的数据流上,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屏幕上一段异常活跃的波形,那是他之前一次高强度测试中,“元素感知”被触发时的神经反应记录。他轻声回应,更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知道。正是因为是他,才有价值。”

他需要看到的,正是那“几乎”之外的东西。或者说,他要用自己的火焰,去烧灼出哪怕一丝细微的裂痕。

霍夫曼博士对这两人之间无声的暗流毫无兴趣,或者说,这本就是他实验设计的一部分。

他低头在平板电脑上快速记录着:“实验条件设定:高强度实战模拟。观察对象A(阿玛迪斯·帕尔),基准数据已完备。观察对象B(神崎·L·源一郎),特殊状态‘元素感知’稳定性及抗压性测试。记录节点:赛前心理生理基线数据采集。”

写完,他抬头,镜片后的目光扫过两人:“明天上午九点,一号室内硬地场。兰比尔,你负责全程数据记录,重点捕捉神崎在极限回合中的生理指标变化,以及阿玛迪斯应对非常规击球时的策略微调。”

“是,博士。”兰比尔连忙应道,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阿玛迪斯终于完成了手头的工作,直起身。他身高腿长,简单的站立姿态也带着一种经过千锤百炼的、高效的优雅。他没有再看神崎,而是走向霍夫曼博士,开始平静地讨论起几个传感器参数设置的细节,语气平稳得像在谈论明天的天气。

神崎也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眼前的屏幕。

波形图依旧在规律地跳动,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切都不一样了。明天的练习赛,其意义远超过一场简单的数据采集。那是他的“道”与阿玛迪斯的“理”之间的第一次正面碰撞。

他回忆起在日本U17时,那些与前辈们的交手。

他们的网球同样强大,充满了个人鲜明的特色与不屈的意志。但阿玛迪斯是不同的。

他的网球,剥离了更多显性的情绪,更像是一种高度精密计算后的自然现象,如同钟表的齿轮啮合,如同雪山的崩塌,冷静、无情,遵循着绝对的物理法则。

自己的“元素点燃”,这种依赖于直觉、感知,甚至带着点不可控爆发力的能力,在面对这种极致的“理性”时,会绽放出怎样的光芒?还是会被那冰冷的精确彻底湮灭?

指尖无意识地在裤缝上轻轻敲击,模拟着握拍挥拍的动作。他仿佛能感受到拍线摩擦空气的阻力,能“听”到网球在不同旋转和力道下与拍面接触时发出的细微声响——那是风与火的低语,是水与土的震颤。这是独属于他的世界,一个由元素构成,充满动态和可能性的世界。

而阿玛迪斯的世界,似乎是由一条条清晰的数据流和严谨的几何轨迹构成。

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即将在明天那片78英尺长、27英尺宽的矩形场地上,轰然对撞。

兰比尔看着沉默的两人,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一个像即将喷发的火山,内部岩浆奔涌,表面却维持着冷静的山体;另一个则像瑞士深山里的湖泊,表面平静无波,深处却暗藏着足以吞噬一切的冰冷与深邃。

霍夫曼博士则像个等待实验反应的科学家,只关心数据结果。

这哪里是一场简单的练习赛?这分明是一场无声的战争前奏。

接下来的时间,实验室恢复了之前的静谧,但氛围已然改变。阿玛迪斯在完成与博士的交流后,便独自走到一旁的休息区,戴上耳机,闭目养神。没人知道他在听什么,是比赛录像的音频分析,还是单纯的古典乐用以放松心神。他的姿态完美得无懈可击,像一尊被精心调试过的竞技机器。

神崎则继续配合兰比尔进行最后的数据采集。

他的动作依旧标准,但兰比尔能感觉到,少年身体的肌肉线条比平时更加紧绷,像是在积蓄力量。偶尔,神崎会停下动作,眼神放空一瞬,仿佛在感知着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然后才继续。

兰比尔知道,那并非走神,而是他正在主动或被动地与他所说的“元素”进行连接。

“神崎君,”在结束一项反应速度测试后,兰比尔忍不住再次低声开口,这次用的是德语,确保即使被阿玛迪斯听到也无妨,“阿玛迪斯的‘基础’非常非常牢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