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能战(1 / 2)
大军在漳州城驻守了三天,才全部南下去收复宿州,其主要原因便是将下属的县城乡镇进行招降!
整个漳州城,除了西侧的大许县,没被收回其余两个县城都已被招降成功!
而大许县之所以没能招降成功,其主要原因便是守军不是安南人,而是将大许县从安南人手中夺过来的北周人!
北周人没有跟驱虏军交过手,自然是不会了解驱虏军的真实战力!
倘若其真的见识过驱虏军的巅峰战力,其也没有这个胆子从虎口里夺食!
陈沛安没有理会霍连城的主动请缨,而是直接领兵南下,将大许县加上紫巾军的问题留到最后再处理!
想要收复宿州城,必须要经历的的一关便是,横栏在宿州与漳州城之间的高口县!
而攻下高口县的战役只用了半天,准确的说,高口县的三千守军基本算是在战斗刚开始便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投降的投降!
高口县打下后陈沛安便书信一封,将停靠在赵地南边海上的水军,调至赵地以西的中原南部地区的水域中!
此时中原南部除了撼寇关等三个州以外,其余的都被北周军占领!
而水军对于陈沛安来讲,当下只用来做战略威慑用的!
其并没有打算在小型战役里使用水军出场!他们真正的对手是安南水军!
而将水军调至西线,主要原因便也是为了战略威慑!
北周军在赵地占领的两个县城必须要收回来的,而这两座县城的地理位置极度靠近北周占领的南部中原地带!
将水军调离此处便是以水军在海面上安插一个钉子,若是北周敢于大规模出兵,那水军便会直接登陆作战!
此时的水军数量已经达到一万人的编制!
一万人扛着数百门各式火炮,这种阵仗根本不需要战术,任何骑兵都不可能是如此多的火炮集火后的对手!
有了水军的牵制,这两个县城就能轻而易举的拿下!换言之,就算北周军大举增援,以驱虏军的战力也不会有任何压力!
只是作为主帅的陈沛安对于战略上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调整!过早与北周交战,能打赢,但与整体战略上不符!
宿州城距离海岸线只有数十里,水军此前停在南边的海域里!
宿州守将没少派人打听,其也根据战舰的数量及规模猜到了半年前侵入安南都城的那一场水战的结果!
尽管安南官方拼命遮掩,可这能瞒过普通的百姓,却瞒不过同为内部人员的军士!
何况还是战将!即使是新兵偏将,了解的消息也比普通的军士要多得多!战略上也具备了一定的意识!
其再联想到,关于征燕军主力灭亡的传言后更加笃定,这传言就是真实的,要不然驱虏军不可能有机会打到这里!
想明白归想明白,可这位安南军偏将没有打算直接投降!
而是命令军在宿州城的北城外开挖出多条壕沟,壕沟前不止有陷马坑,还有不少削尖的拒马!
整个宿州城的北城外,硬是被其布置成一个四通八达的防御线!
此人也是整个安南厢军中,面对敌军攻城,第一次做出如此大胆部署的战将!
除此之外,其还在各乡镇征调了数艘小船,藏匿在距离海边不远的一处海湾里!
做完这一切后,便收到消息,海面上的巨型战船全部向西转移,听到此话的安南军偏将信心大增!
驱虏军想要攻城必须先突破城外的防线,其次才能攻城,若是不敌,其还能乘坐小船从海上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