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拜师东邪(2 / 2)
武长青背负长剑站在竹林里,静静地感受着凉亭周围的美景。风声在竹林间来回穿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哨音。
武长青长剑出鞘,剑光闪烁如水,铁剑剑法在他手中施展开来,一剑接着一剑,连绵不绝。原本刚猛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般的剑法,此刻似乎与周围的风流相契合,渐渐透出一种清风徐徐的感觉,每一剑劈出,都能让空气发出噼里啪啦的爆响声。
随着剑法越舞越快,犹如长江大河般滔滔不绝,那阵阵剑劈在空气中的呼啸声,在竹林里回荡不息。
武长青沉浸在剑法的世界里,今夜福临心至,他对竹林里的风声有所感悟,观想着风的变化,将风的意境融入剑法之中。剑光舞动之间,犹如长河之水汹涌澎湃,又似清风般徐缓圆转。
一剑、两剑……三剑……五剑……一直舞到一百八十八剑。
此时,周身劲风循环流转,身体内部铁剑诀的真气汇聚于一点,凝聚在长剑的剑锋之上。
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剑锋之上出现了一层玄色的气流,吞吐不定。
蓦地,武长青一剑劈出,犹如清雅的幽谷突然遭遇飘风急雨。长剑带着一股玄妙的意境,地面上瞬间被划出一条六尺长、深深的剑痕。
武长青收剑而立,脸上满是惊讶之色。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铁剑剑法竟然更上一层楼,悟出了清风飘雨的意境。
就在这时,耳边突然传来衣袍猎猎之声,他只觉眼前一花,一道青色身影便出现在他身前。紧接着,他看到了一双泛着讶然、略带孤傲的眼瞳。
一道清冷的声音传入武长青的耳内:“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能悟出剑意,你可愿拜我为师?”
不是东邪黄药师,还能有谁?
武长青不禁愣住,心中满是疑惑,这“拜师”二字竟从东邪黄药师的口中说出。前一刻还气势汹汹地要将他撵出去,此刻却要收他为徒,这转变着实让他有些猝不及防。
武长青也面露迟疑之色,缓缓开口道:“前辈若要收我为徒,难道就不怕我是心怀叵测之辈吗?您不考量一下我的品性如何?”
一阵带着几分不屑的笑声传来,黄药师微微仰头,哂然说道:“品性?你这小子,气质虽显孤傲,但言行举止间明显是受到良好熏陶的。要知道,一个人的气质与所处环境可是紧密相连的。试想一下,若是一个整日在街头乞讨的叫花子,能有什么气质可言吗?蓉儿说你乃是富贵人家子弟,想必是不会出错的。若不是有品行端正、教导有方的长辈悉心培育,又怎会养出你这般得体的气质来。”
黄药师双手悠然负后,目光投向那副“桃花落影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的对联,接着说道:“我黄药师行事向来随心随性,但也并非会做蠢事之人。我已暗中观察你整整一日。且看蓉儿,她天生丽质,貌美如花,这世间想要寻得出与她容颜不相上下的女子,怕是少之又少。一般像你这十五六岁的少年,见了她的容貌,定是神魂颠倒、难以自持。然而,你却能坦然应对,谈笑风生,眉目之间没有丝毫非分之想。不为女色所迷惑的人,要么是胸怀大志的大丈夫,要么便是意志坚定之人。不论哪一样,以你这小小年纪而言,这份定力着实难得。”
说罢,黄药师的目光移到眼前这位手持长剑、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身上,问道:“你练剑多久了?”
武长青不太明白他为何突然有此一问,但还是如实回答道:“我从十二岁开始练剑,到现在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了。”
黄药师微微点头,赞许道:“短短三年有余的时间,你便能悟出剑意,这说明你的资质颇为不凡,悟性也极佳。在你家族之中,像你这样优秀的弟子还有几人?”
武长青神色平静,回道:“只有我一人。”
他心里暗自思忖,自己本就是穿越而来,哪有什么真正的家人啊。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不存在所谓的家族亲人。
黄药师听闻,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地道:“原来如此,怪不得你小小年纪就能悟出剑意。你家仅你这一独苗,长辈们自然是倾囊相授。那你父母呢?他们姓甚名谁,如今身处何处?”
武长青依旧面色不变,继续编造着谎言:“我父母两年前不幸双双病逝,如今我已无亲人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