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兵临渊畔(1 / 2)
葬古荒原之上,风云变色。
以云芷为核心的联军,如同一架精密而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向着断魂崖方向稳步推进。最前方,是镇北王亲率的三千破玄军。这些百战精锐并未驾驭飞剑或法宝,而是以最原始的脚步踏在大地之上。他们步伐统一,甲胄铿锵,浓烈如实质的军煞血气从他们身上蒸腾而起,汇聚成一片暗红色的、如有生命的战云,笼罩在军阵上空。战云翻滚,其中仿佛有无数旌旗虚影招展,兵戈交击之声隐隐,将扑面而来的幽冥死气强行排开、中和。这是以人道杀伐之气,对抗天地死寂之力。
紧随破玄军之后的,是各派修士组成的“小五行轮转阵”。近百名金丹以上的修士,依照五行方位站立,法力贯通,灵光流转。金位剑气森然,木位生机勃勃,水位浩瀚绵长,火位炽热暴烈,土位厚重沉稳。五色光华轮转不休,并非为了强攻,而是在军煞战云的庇护下,如同一个巨大的、不断旋转的磨盘,细致地研磨、干扰着前方越来越浓郁的幽冥之力,使其难以凝聚成有效的攻击或防御。
而在这庞大阵势的几个关键节点,石猛以及那几十名初步感应到元炁的修士,盘膝而坐。他们修为低微,在此地本应寸步难行,但此刻,他们紧闭双目,全力运转着体内那微弱却崭新的力量。灰黑、淡金、赤红……色泽各异的元炁雏形在他们体表隐现,散发出与云芷同源,却又带着个人印记的道韵。这些道韵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虽小,却在整个联军的气势中荡开一圈圈独特的涟漪,不断共鸣、引导,使得那磅礴的军煞与五行灵光中,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活性”与“韧性”,对幽冥之力的侵蚀抗性明显增强。
云芷与萧景珩、袁天罡立于中军。云芷并未出手,只是以那双异变的眼眸静静观察着前方。左眼混沌推演,解析着幽冥之力的流向与阵法的薄弱处;右眼寂灭内敛,时刻感应着那遥远祭坛上传来的、与她体内被禁锢本源同源的躁动。
萧景珩手持龙吟剑,周身皇道龙气隐而不发,却与整个联军的气运隐隐相连,如同定海神针,稳定着军心。袁天罡则不断掐诀,调整着周天星辰锁空大阵对这片区域的加持,额头已见细汗,显然同时维持大范围锁空与支援前线,对他消耗极大。
推进并非一帆风顺。
越是靠近断魂崖,幽冥之力的抵抗便越发疯狂。液态的暗红潮汐如同拥有生命般,不断凝聚成各种扭曲的怪物形态,发出无声的嘶嚎,悍不畏死地冲击着军阵。
有由无数怨魂压缩而成的“泣血妖”,尖啸着穿透部分灵力防御,直扑修士神魂,却被轮转的五行之力磨灭灵智,最终被军煞战云冲散;
有由纯粹死寂之意凝聚的“幽冥行者”,形如鬼魅,穿梭空间,利爪可腐蚀法宝灵光,却被石猛等人散发的元炁道韵干扰了其存在根基,动作变得迟滞,被锋锐的剑气或沉重的土行法术击碎;
甚至出现了小范围的空间塌陷,试图将整支军队吞噬,却被袁天罡及时引动的星辰之力强行稳固、抚平。
联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毁灭的潮汐中艰难而坚定地前行。每一步,都伴随着能量的剧烈碰撞与消耗,不断有修士因法力耗尽或心神被侵而脸色苍白,甚至吐血后退,但立刻便有后备补上,阵型始终不乱。
云芷偶尔会开口,声音清晰地传入特定的人耳中。
“坤位,土行灵光加三分,稳地脉。”
“离火转向东南,焚灭那团凝聚的怨念。”
“石猛,引导你左侧之人的元炁,共鸣震位,震荡前方幽冥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