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 第296章 废科举、弃经典?!

第296章 废科举、弃经典?!(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考试体系,已进入僵局。

题型框架早已固定,再怎么变换花样,也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择优取士。

于是,后世饱受诟病的“八股文”正式登台。

它强调格式、讲究声律,步骤分明,逐渐形成一套严密规范。

或许,掌握八股确有裨益。熟于此道者,吟诗作赋亦能信手而成,音韵流畅。

但这样一种僵化的选才机制,

对国家而言,对皇权而言,乃至对天下读书人而言,实为大患!

唯有深谙其中门道的大臣,

方能借机培植亲信,广收门生。

“那么,这种固化的八股,还能选出真正的栋梁吗?”

“再说,皇爷爷所追求的平衡,表面平稳,实则极不平衡。”

“虽有南北分榜之举。”

“可如今朝中文官,南人居多已是事实。”

“明初尚且无法扭转,到了后期,又岂能轻易改变?”

此时,马皇后的额角,已渗出细密汗珠。

朱雄英所言,句句属实。

中晚明时,东南士族势力膨胀,几乎垄断朝纲。

而那些学术巨擘,才是真正操盘之人。

他们创办“东林书院”。

一所民间学府,竟成了官员任用的隐形标准。

凡从东林出身者,皆冠以“清流”之名,号称廉洁正直。

至于太祖当年定下的南北分榜制度,早已湮没在权力更迭之中。

彼时朝堂之上,论资排辈成为铁律。

即便北方学子有幸入仕,孤身一人踏入庙堂,环顾四周,尽是南方集团结盟称兄的同僚,无根无靠,寸步难行。

不出几日,便可能被人寻个由头,逐出权力中心。

随着朱雄英娓娓道来,马皇后面色愈发凝重。

“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话音刚落,朱雄英的声音再次响起。

“可还记得,那场关于大明延续二百七十六年的梦境?”

马皇后与朱允熥尚未反应过来,神情已然怔住。

他并未停顿,语气平稳却字字清晰:“如今朝中格局,实则是淮西武将与东浙文官两大势力的角力。”

“淮西集团因军功显赫,加之皇爷爷出身其间,自然占据主导地位。”

“但待蓝玉一案爆发,皇爷爷驾崩之后……”

“建文即位,文臣势力迅速抬头。”

“随后四叔朱棣起兵靖难,永乐年间虽设内阁,却实现了文武之间的相对均衡。”

“洪熙、宣德两朝,这一平衡基本得以维持。”

“直到朱祁镇在位,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彻底膨胀。”

“权力失衡,再也无法遏制。”

“后来的帝王,只能依靠宦官牵制文臣,勉强维系统治。”

“内廷纷争不断!”

“而边疆武将,则在远离中枢之处悄然壮大。”

“最终积重难返,国运倾颓,大明终究未能超越二百七十六年之限。”

每一句话落下,马皇后的脸色便苍白一分。

到最后,眼中只剩忧虑。

那些过往,她并非不知。

朱允熥更是双手紧握,喉头滚动,却发不出声。

“雄英,你所言的确切中要害。”

“可若要废除科举,抛弃四书五经……”

话未说完,已被打断。

“奶奶,我何时说过要废科举、弃经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