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 第313章 因时而立,为势所选,我大明当务之急为?

第313章 因时而立,为势所选,我大明当务之急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孔讷步出队列,眉宇间透出前所未有的坚毅。

“科举所依之典,乃陛下与群臣共定。”

“四书五经行之已二十有五年。”

“一旦骤然更张,天下学子将何所适从?”

“人心浮动,国本动摇,岂可轻率为之?”

“且朝廷自有长远筹谋。”

“皇长孙年少,未必尽悉其中深意。”

“难道仅凭一人之言,便要废千万人所学、毁百年之制?”

“倘若皇长孙所见有偏……”

话音未落。

一股怒意自龙座之上奔涌而出。

朱元璋早已忍耐多时,见其仍欲絮语,眼中厉光顿起。

“住口!”

“你以为咱不知你们心中盘算?”

“既然提到了咱的大孙。”

“那今日就让他说话。”

“允熥!”

“把你兄长备下的折子呈上来。”

老皇帝目光如炬,扫视阶下。

朱允熥应声而出,自袖中取出一卷奏章。

正欲启读。

却被抬手制止。

朱元璋再度环视群臣。

“咱先前所问,你们可想出了答案?”

他猛然挥袖,声震殿宇。

“咱再问一遍——”

“历朝历代,学术兴替,何曾脱离帝王治世之需?”

“尔等既知古训,可明今日之势?”

“那么,咱现在该当如何行事?”

这是朱元璋首次直面科举根本之变。

一时之间,满殿无言。

鸦雀无声。

较之此前财政更张、军制变革,此次之争,旷日持久。

阻力之巨,远超往昔。

老皇帝虽早料如此,然亲临其境,仍不免感慨。

这些文臣对旧制的执守,几近顽固。

但,他也深知。

昔日推行赋税改革之时,何尝不是举步维艰?

最终,还是靠老二秦王率两千铁骑南下,以雷霆之势扫清障碍。

即便至今,仍有余党暗中抵制,不肯归心。

至于军制革新。

本质在于厚待将士,提升军中地位。

反对者寥寥。

加之洪武立国不过二十五年。

军队权柄的转移,早已悄然进行。

五军都督府的职权,正逐步归于兵部。

五军都督府,乃是大明勋贵武将执掌军权的核心所在。

其子孙后代,亦可依例承袭,进入其中任职。

兵部则不同,更像是维系朝廷运转的常规机构。

地方上的大军部署,实则处于三方共管的状态。

一为兵部调度,二为勋贵统率,三为皇室宗亲监督。

正因如此,大明开国之初,武将难以培植私人势力,“私蓄兵马”之举几乎寸步难行。

与后期形成的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武将世家相比,全然不在一个层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