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掸国的商人(1 / 1)
楼观台的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脚步声,夹杂着衣物摩擦的轻响 —— 红佛、李靖、翟让、祁东、李世民、长孙无忌、小寇子,连杨广夫妇都一同来了。众人刚踏入院门,就见文渊正坐在廊下,虽面色仍带浅白,却在和几位夫人说笑,连眉眼间都透着几分松弛。原本揪着的心瞬间落了地,紧绷的肩背也齐齐松了劲,杨广脸上的凝重也淡了几分。
进了书房,红佛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在椅上的清月身上 —— 见清月撑着扶手要起身,她三两步就跨过去,伸手按住清月的肩,力道轻柔却不容推辞,随即握紧清月微凉的手,细细打量她的脸色,语气里满是关切:“身子还虚着,别乱动,好好歇着。”
珈蓝见众人的架势,连忙上前一步,把文渊遇蛊、药浴驱邪、清月助战的前前后后娓娓道来,连老妪显形、宁小夭斩邪的细节都没落下;青衣则在一旁补充,着重讲了泥丸宫斗邪的情景,只是刻意放缓了语气,没把神魂崩散、邪物噬魂的画面说得太骇人。最后,唐连翘笑着补充:“秀宁姐那边放心,已经让小夭和玄月赶去掸国了。”
这话让李世民彻底松了口气 —— 他 “咚” 地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椅脚在地上刮出轻响,随即长长舒出一口气,语气里满是懊恼与自责:“三弟这事,说到底还是怪我!我带的随从中,有一人早被那降头师附了身,跟着我一路到了楼观台,我竟半点没察觉!直到那随从倒毙在路旁,我才知他中毒,还是老孙检查后说不对劲,查出他是被邪祟附身才身死的。按老孙的建议,尸体已经烧了,免得再留后患。”
话音刚落,祁东上前一步,语气沉稳地汇报:“长安已经全城戒严,方才搜查出有个掸国商人,之前收留过一个同国的降头师。那商人招认,那降头师是独自来长安的,没带任何随从。目前还在顺着这条线往下查,但暂时没发现其他线索。”
“商人说的该是实情。” 李靖接过话头,语气笃定,“从李秀宁和文渊的中蛊时间来看,这绝不是巧合,是早有预谋的针对。不然两人相隔千里,中蛊时间却这么近,还都是罕见的飞头降蛊 —— 掸国到长安路途遥远,寻常人三五天根本到不了,只有这降头师独自赶路,才能精准卡着时间动手。” 他顿了顿,看向祁东,“我建议解除戒严,戒严久了对民生影响太大,反而容易乱了人心。”
众人听着都点头称是,觉得李靖的分析合情合理。祁东也不耽搁,应声后转身就往外走,脚步匆匆,显然是急着去下令解除戒严,好让长安恢复常态。
楼观台的午膳简单却温热,青瓷碗里的粟米粥还冒着轻烟,众人边吃边聊了几句长安的近况,待碗筷收妥,便陆续起身告辞,准备返回长安。文渊却把李世民留了下来。
没等片刻,院外就传来脚步声,王度和唐嫣儿并肩而来 —— 王度手里还攥着个牛皮纸封的卷宗。两人进了书房,见李世民也在,便先拱手行了礼,才在桌前坐下。
文渊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折得整齐的宣纸,轻轻展开,指尖点着纸上的字迹,抬头问王度:“王哥,造神计划里的地府地狱系统,之前让你完善的部分,现在怎么样了?”
王度当即起身,双手将手里的牛皮卷宗递过去,语气沉稳:“回公子,核心框架已经全部完善,包括轮回通道的设定、地狱层级的划分,还有司职鬼神的权责清单,都整理好了,就等公子最后批准。”
文渊接过卷宗,拆开牛皮封,取出里面的手稿 —— 上面的字迹工整有力,还夹着几处修改的朱批。他逐页翻看,眉头渐渐舒展,看得格外专注,连指尖划过纸页的动作都放轻了。
直到翻到最后一页,他才猛然想起什么,抬手将自己一早写好的 “幽冥道” 文稿递过去:“差点忘了这个,你看看,这是我琢磨的补充方向。”
王度接过那张薄薄的宣纸,上面只写了百十来字,却字字关乎 “幽冥道” 的核心逻辑 —— 他盯着纸页,眉头先是微蹙,随即缓缓舒展,又很快拧起,眼神里忽明忽暗,显然在快速消化内容。
一旁的李世民见他看得入神,也忍不住探过身,凑到纸前细看,可看了半天,只觉得纸上的字并不陌生;可只是太简单,没有逻辑性。,不由得挠了挠头,满脸都是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的茫然。
文渊将王度的手稿放回卷宗,抬手拍了拍卷宗封面,语气里满是赞许:“不错,逻辑清晰,权责也分得明,就按这个安排推进。” 话锋突然一转,他身子微微前倾,语气郑重起来:“不过这次有个新需求 —— 我要你专门组织一批人,针对掸国地区设计一套专属的幽冥道计划,得贴合当地的邪祟分布和民俗,不能照搬咱们这边的模式。这事你去找……” 说到这儿,他突然顿住,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沿,眉头微蹙 —— 琢磨了好一会儿,也没想起合适的人选,语气不由得慢了下来。
王度见状,立刻明白是暂时没有熟悉掸国的人手,便主动接话:“公子不必忧心,我挑一批精明能干的下属,让他们先动身去掸国,实地摸清当地的邪祟情况、部落习俗,等把信息汇总回来,再制定具体计划,报请公子批准后立刻实施。这样既稳妥,也能避免闭门造车。”
文渊闻言,当即点头,又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语气带点歉意:“还是你考虑得周全 —— 咱们这边确实没几个熟悉掸国的人,贸然定计划容易出纰漏。”
“怎么没有?” 李世民突然插话,眼睛一亮,抬手拍了下桌,“三弟忘了?方才你二哥不是提过那个收留降头师的掸国商人吗?他常年在掸国和长安之间往来,肯定熟悉当地的情况,找他问问,说不定能省不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