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生1951,我是傻柱? > 第371章 羊城暗哨!初抵风暴眼!

第371章 羊城暗哨!初抵风暴眼!(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火车进站的汽笛声,尖锐而悠长,划破了南国清晨湿热的空气。

羊城到了。

何雨柱站在车窗前,目光穿过氤氲的水汽,望向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与京城的雄浑厚重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精巧而鲜活。高大的骑楼,繁茂的榕树,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们口中说着他听不懂的粤语,一股迥异于北方的、充满商业气息的活力扑面而来。

但在这片繁华之下,他只感觉到了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

“信鸽”,羊城市的副市长。

这个情报,像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他们即将踏上的,不是一片开放热土,而是一张由“风筝”组织精心编织,并由一个手握重权的政法高官亲自坐镇的巨网。

“走吧,‘庖丁’同志。”陈雪茹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她已经整理好了自己的仪容,恢复了那个精明干练的“陈经理”形象,一身蓝色的干部服穿在她身上,非但不显土气,反而衬托出一种别样的飒爽。

只是她看向何雨柱的眼神,已经和在京城时截然不同,多了一份同袍的信任与凝重。

“从现在起,你是生活秘书,我是专职厨师。”何雨柱言简意赅地明确了两人在明面上的关系。

陈雪茹微微颔首:“明白。”

两人一前一后走下火车。

站台上,早已有一群人等候在那里。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身材微胖,脸上挂着和煦笑容的中年男人。

他胸前别着代表团接待组的徽章,上面写着:羊城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钱学海。

“欢迎欢迎!欢迎京城的同志们远道而来!”钱学海热情地迎了上来,挨个与代表团的成员握手,嘘寒问暖,姿态放得极低,让人如沐春风。

何雨柱和陈雪茹作为代表团里的“边缘人物”,被排在了队伍的最后。

当钱学海握住何雨柱的手时,那双笑眯眯的眼睛在他身上打了个转:“这位就是我们代表团的御厨,何雨柱同志吧?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

“这次广交会期间,我们这些领导干部的口福,可就全拜托您了!”

他的态度热情得有些过分,手掌温暖而干燥,看起来毫无破绽。

何雨柱憨厚地笑了笑,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钱主任您太客气了,我就是个做饭的,保证让大家吃好喝好。”

然而,就在两人手掌交握的瞬间,何雨柱“国术宗师”的敏锐触觉,清晰地感觉到对方的虎口和食指指腹处,有几处异常粗糙的老茧。

那不是握笔或干体力活留下的茧,而是常年练习某种特定射击姿势,手指与扳机、枪柄反复摩擦才能形成的印记。

他的心,猛地一沉。

一旁的陈雪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她看向钱学海的眼神,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冷光。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没有言语,却已瞬间达成了共识。

眼前这个笑容可掬的接待组副主任,就是“信鸽”派来的第一颗探路石。

上了接待方安排的轿车,钱学海亲自陪同,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一路热情地介绍着羊城的风土人情,仿佛一个最称职的导游。

何雨柱和陈雪茹则与代表团的副团长,外贸局的王局长同坐后排。

“小陈啊,这次来羊城,除了学习思想,开拓眼界,也要多看看这里的商品,尤其是纺织品,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京城借鉴的地方。”王局长官话说得滴水不漏。

“是,王局长,我一定多看多学。”陈雪茹回答得体。

何雨柱则始终扮演着一个沉默寡言的厨子角色,只是好奇地看着窗外的风景。

但他“宗师级”的感知早已开启,将车内每一个人的心跳、呼吸,甚至肌肉的微小-抽动都尽收心底。

他能“听”到,钱学海在介绍一处地标建筑时,心跳出现了零点几秒的异常加速。

有问题!

何雨柱的目光顺着钱学海的视线望去,看到街角处,一个卖凉茶的老伯,正低着头,看似随意地擦拭着一个茶碗。

那擦拭的动作,三长两短,极富节奏。

是暗号!

他们在通过这种方式,确认代表团已经安全抵达,并且,他这个“探路石”,已经混入了车队。

好一张无孔不入的网!

何雨柱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心中对“风筝”组织的评价,又调高了一个等级。

车队最终抵达了下榻的酒店——爱群大厦。

这座矗立在珠江边的十五层高楼,是当时羊城乃至整个华南的第一高楼,也是本次广交会指定的官方接待酒店之一,安保级别极高。

钱学海殷勤地为众人办好了入住手续,将房门钥匙一一发到各人手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