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九州(2 / 2)
黛郡地处并州南境,与泰州接壤,郡会黛县。
沈浪与秦易抵达时,没有进城,而是一路转往城北,沿河逆流而上。直至见到一处小湖,湖对岸楼阁林立,依山而建,宛若隐于深山的秘境。
湖上既无桥,也无渡船,显然不是寻常人可随意踏入之地。
秦易心中浮起一丝疑惑:秦国似乎并不崇尚宗教,为何竟有人在这深山之中修筑如此豪奢的建筑?
“走吧。”沈浪话音落下,一步踏出,本应落水的脚步却稳稳停在湖面。再一步跟上,竟如履平地般在水上行走。
到得对岸,秦易回望湖面,不由摇头赞叹:“坐北朝南,藏风聚水——难得的宝地啊。”
“哟。”沈浪侧眼看他:“易儿还懂风水?”
秦易取下腰间葫芦,喝了一口,示意道:“浪哥且看——”
他指向前方的山势:“楼阁镇谷,背靠雄峰,左右隐约有青龙白虎环绕。”又转而指向脚下湖泊,“楼前是镜面般的宽湖,开阔明亮。”
陈辞总结道:“高山龙脉之气顺山势汇聚于此,再被湖水涵蓄,终形成一个宏大而温和的能量场,气韵绵长——可不就是宝地。”
沈浪连连颔首:“说得在理。”
拾级而上,一座三间四柱五楼的汉白玉牌坊巍然矗立。正面匾额刻着“黛峦书院”四字,笔力浑厚,气象恢宏。
石柱上镌刻楹联,左书“读古今书以继往圣绝学”,右题“究天人际而开来世新风”。
“好生气派!”秦易由衷赞叹。
想那万剑山的学府多建于城中繁华之地,而这秦国的名校却深藏山林,别具一格。
穿过牌坊,再上一段石阶,一方平台上有小屋伫立。
沈浪似是熟客,径直上前取出一物道:“张书澈,特来拜访洪谷子。”
守卫动作机械,却纪律森严,确认后又看向秦易。
秦易会意:“苏长歌,随家师同来。”
登记在册,便可通行。秦易暗想,这守卫的差事倒挺轻松。
抬头望去,只见左右群山,有数处飞阁依崖而建,点缀其间。秦易心头忽生念头——若能在那些阁楼上痛饮一场,当是妙事。
又行数阶,忽闻整齐呼喝之声。秦易会心一笑,这声音他再熟悉不过——正是中学时同学们齐练武术时便是此等动静。
循声而去,果见六七十名学子在场上操练。沈,秦遂在场边看台静观。不多时,沈浪起身入厕。
热身结束后,接下来是一对一较量。不少学子坐到秦易身旁。虽有几道目光不甚友善,但大多只是轻视,并无敌意。
秦易低头看了看自己这身打扮,心下顿时了然。他这是被误认作北狄人了。除了这身装束,只怕自己这副不修边幅,略显颓唐的尊容,也是功不可没。
半顿饭工夫过去,浪哥迟迟未归。等来的,反倒是一位身长八尺的年轻男子。
秦易之所以注意到他,是因为这人竟径直在他身旁坐了下来。
原本对秦易并不在意的周围人,也因这青年的到来,频频向这边投来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