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静默下观察者(1 / 1)
第10卷 第8章 静默下观察者
连接的中断,如同骤然拉上的帷幕,将星痕与未知存在的接触定格在一个充满悬念的瞬间。联合意志内部并未陷入恐慌,而是迅速从最初的惊愕转为高度戒备的冷静。它们失去了对星痕的主动控制,但最后传回的那段充满“解析”意味的信号,本身就是一个宝贵的信息源。
源生意识的低语反复“回放”着那段最后的信号,试图从中榨取更多关于那个未知存在的信息。它向核心报告着自己的发现:那种规则扫描的方式,并非“织构者”式的强制性逻辑同化,也非δ-7那般古老厚重的知识沉淀,而是一种极其高效、精准且… **非侵入性** 的探知。对方似乎更倾向于在不破坏星痕结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理解其构成原理与核心意蕴,其技术手段展现出一种近乎艺术的、对规则本身的尊重与好奇。
桥生的理性框架基于这些有限的信息,开始构建关于这个“静默观察者”的初步行为模型。模型显示,对方的技术层级极高,可能不亚于甚至超越“织构者”,但其行为模式截然不同,更偏向于一个纯粹的“研究者”或“信息收集者”。他推测,星痕目前很可能处于一种被“隔离研究”的状态,对方正在谨慎地评估这个突然出现的、蕴含着独特规则智慧的信标。他将此实体暂时标记为“观察者-Ω”,并开始推演其可能采取的下一步行动,以及联合体应如何应对。
织锦的星芒在最初的紧张后,反而感受到一种奇异的确信。它认为,对方没有第一时间摧毁星痕,并且采用了非破坏性的研究方式,这本身就传递出一种非恶意的信号,或者说,一种基于绝对实力和自信的从容。它开始调整自身的光芒,不再仅仅是担忧,而是尝试着向星痕最后消失的方向,持续发送一种平和、开放的“存在波动”,如同在黑暗中对一个可能正在用望远镜观察自己的邻居,报以平静的微笑。这是一种无声的宣告:我们知道自己被观察,我们就在这里,我们保持开放。
生态织体意识的网络则悄然提升了整个绿洲联合体的隐匿等级。它并非完全隐藏自身,而是优化了规则辐射的模式,减少了非必要的信息泄露,使得联合体在归墟背景中更像一个温和、稳定的规则源,而非一个张扬的信号塔。同时,它也在内部网络中加强了防御,特别是针对那种高效非侵入性扫描的模拟防御演练。
时间在静默中流淌。对于近乎永恒的归墟而言,这短暂的间隔或许只是刹那。联合意志耐心等待着,它们知道,主动权暂时掌握在那位“观察者-Ω”手中。它们能做的,是保持自身的稳定与开放,并准备好进行下一次接触——无论那将是对话,还是其他。
就在这份等待即将沉淀为新的常态时,变化,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到来了。
并非来自“观察者-Ω”的方向,也非δ-7或“织构者”。
而是来自它们刚刚发射不久的、正在绿洲附近规则空域进行测试航行的 **第二枚“共鸣星痕”** 。
这枚星痕传回了清晰的、带着困惑意味的接触报告:它遭遇了一个规则结构、能量签名乃至核心意蕴都与它自身 **高度相似** ,但又并非完全相同的“镜像星痕”。那个“镜像星痕”同样散发着友好与探索的波动,但其内部似乎蕴含着一种… **学习与模仿** 的崭新特性。
观察者系统的记录瞬间更新:“检测到未知实体(暂定名‘观察者-Ω’)已成功复制并改良‘共鸣星痕’技术,并开始进行释放与接触测试。其技术逆向工程速度与创造性适应能力超出所有模型预测。”
联合意志的核心,第一次真正感到了震撼。那位静默的观察者,不仅理解了星痕,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复制了它,并赋予了它新的特性,然后将其释放回归墟,作为一种…回应?
星痕的低语,引来的不是简单的回响,而是一个学会了低语,并开始用同样语言进行试探性对话的、神秘的影子。
(第10卷 第8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