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直面疮疤与暗箭难防(2 / 2)
“第四,发改委牵头,尽快研究拿出吸引新投资方接盘的整体方案,要透明、规范,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他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责任到人,雷厉风行。几位负责人感受到路远解决问题的决心和魄力,不敢再有丝毫怠慢,纷纷领命。
“都去忙吧,我要看到结果,而不是理由。”路远挥挥手。
几人匆匆离去后,路远靠在椅背上,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他知道,这只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后续重启项目、引入资金、平衡各方利益,还有无数硬仗要打。但无论如何,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老百姓受苦。
然而,就在路远为城北项目焦头烂额之际,暗处的冷箭,已然射出。
几天后,一篇题为《“铁腕”市长还是“霸道”市长?——罗山路远工作方式引争议》的长文,悄然出现在省内某个颇有影响力的网络论坛上。文章看似客观,实则用春秋笔法,详细描述了路远在几次会议上的“强势”表现,特别是他与市长孙浩那次公开的言语交锋,被刻意放大和渲染。文章还隐晦地提到,路远借联合督查组之手“排除异己”,导致罗山官场“人心惶惶”,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营商环境”。文章没有直接否定路远的成绩,却通篇营造出一种路远“独断专行”、“不善于团结同志”、“工作方式简单粗暴”的负面形象。
这篇文章迅速被一些网络水军转发、评论,热度开始攀升。虽然还未形成巨大的舆论风暴,但其指向性明确,显然是有备而来。
路远看到这篇报道时,正在听取城北安置费发放情况的汇报。是林晓刚气冲冲地拿着手机跑进来给他看的。
“路市长!您看!这纯属胡说八道!污蔑!”林晓刚年轻气盛,气得脸都红了。
路远仔细看完了文章,脸色平静,但眼神却冷了下来。他放下手机,对负责汇报的财政局长说道:“安置费发放不能停,按原计划推进。”然后才对林晓刚说:“晓刚,遇事要冷静。这种手段,我见得多了。”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扳倒陈海洋,触及的利益太深,反扑绝不会停止。这来自舆论层面的攻击,比直接的阴谋更加阴险,目的就是要破坏他的形象,离间他与上级、与同僚的关系,让他陷入孤立。
“看来,有人是坐不住了。”路远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想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逼我退缩?做梦!”
他拿起电话,准备拨给成辛铮和宣传部门的负责人。舆论战场,他不能失守。同时,他更加确定,在罗山,甚至可能在省里,还隐藏着更强大的对手,在暗中操控着这一切。他与那只看不见的巨手之间的较量,从明转暗,进入了更加复杂的阶段。前方的路,迷雾重重,但他别无选择,只能迎难而上。